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1900年日本驻台总督为何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核心提示:儿玉源太郎等人所以愿意协助孙中山,一方面是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政权岌岌可危,日本政界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抱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期望;另一方面,是企图借用孙中山的声望,帮其稳定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00年第03期,作者:何标,原题:孙中山四次台湾行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穴今河北?雪两省兴起,孙中山乘机在广东积极筹划惠州起义。

当年9月25日,他独自从日本到达台湾,在台北新起町设立指挥所,从日本运送军械、武装人员和经费到祖国大陆,并拟“观察华南局势”等待时机潜返内地;同时,他已在日本友人山田良政建议下,争取到日本驻台总督儿玉源太郎的协助。

10月8日,孙中山在台北指挥了惠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也取得了活捉清将杜凤梧、缴获洋枪七百多支、子弹五万多发的胜利,冲击了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

儿玉源太郎等人所以愿意协助孙中山,一方面是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政权岌岌可危,日本政界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抱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期望;另一方面,是企图借用孙中山的声望,帮其稳定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但正当此时,日本政局发生变化,继任首相的伊藤博文,不准台湾总督与中国革命党人继续保持联系,致使孙中山在台扩展革命的计划落空,不得不于11月10日离开台湾,孙中山首次台湾之行历时44天。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军阀袁世凯出卖革命,孙中山组织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从福州取道台湾东渡日本。途经台湾时,日当局畏惧孙中山与民众接触而掀起台胞的民族情绪,因此警卫森严。孙中山为此闷闷不乐,短暂停留后离开台湾。在台北住过的“梅屋敷”旅社,现改建为台北市国父史迹纪念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孙中山赴台历史遗址。

1918年,孙中山发动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护法运动(即所谓“三次革命”)失败后,再次由汕头经台北东渡日本。当时,他很想在台北同台胞会面,以宣传自己的主张,唤起台胞的民族意识,鼓舞他们的爱国精神。但日本当局用种种办法阻止他同台胞见面,他不得不于次日离台赴日。

1924年11月,孙中山为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分子的分裂活动,促成“国民会议”召开以共商国是,自广州乘船北上,途中经停台湾但未上岸。这是他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旅经台湾之行。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段祺瑞向日本借款五亿,日本催债一看担保人:不要了,回去就自杀
这个日本美女曾是孙中山的邻居,15岁就嫁给了他
日本和尚可娶妻:孙中山15岁日本小妾被弃后嫁给了一位住持
孙中山的四个老婆,第三个是日本人,最后一个名气最大
孙中山神秘日本妻子的人生结局!嫁给寺院住持为妻
清末日本人看待孙中山:日后能卖大价钱的“废物”
“满蒙独立”的起源:孙中山与日本浪人
日本黑龙会为何要保护二次革命失败后的孙中山
孙中山在日本神户的演讲全文
日本电影人梅屋庄吉 孙中山背后的强大经济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