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开始进行洋务运动起,战争,动荡和破坏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这个国家。特别是军阀混战时代,各派军阀不仅不向军工产业投资和加以保护,反而不断进行各种洗劫,抢劫财物,破坏机器,驱赶枪杀工人。
虽然30年代以后,当时的国民政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救措施,但这一切都导致1937年抗战爆发时,中国的军工能力甚至还不如清朝末年。抗战初期中国很多士兵手中的武器甚至还有张之洞在汉阳时期制造的武器,被俗称为“脚蹬式步枪”。
在重武器方面,除山西和已经沦陷的东北外,全国其他省份竟然都没有生产压制火炮的能力,抗战八年,中国没能生产出一门压制火炮。在炮兵火力上的短板,是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最大的差距,中国人在攻坚战上没有火力支持,只能依靠地形进行抵抗。
明朝佛郎机VS 日军野战炮
火炮是战争之神,是近代陆军战斗力的核心部分。野战炮兵可以对敌人纵深进行火力打击,比如轰击敌人大规模冲击集结地,封锁敌人突破口,阻止敌人突袭,压制敌人炮兵火力,掩护己方部队自由行动,以伴随火力,护送己方部队冲击对方阵地,摧毁敌人火力点,掩护步兵打开突破口,甚至是保护己方部队脱离战斗转移......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之间在重火力,特别是压制大炮的差距非常悬殊。因此,亲身观察中国抗战的美国史迪威将军在写给美军参谋部军事情报部的报告中根据自己亲眼目睹的情况分析了抗日战争,他谈到中国的防御战术肯定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败。中国军队缺少飞机、坦克和大炮,在开阔地带遇到日军的这些武器时,只敷衍了事地抵抗一下就轻易放弃了阵地。只有在山区,中国军队才能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坚强的抵抗。
中国军队装备的数量极少的压制火炮,都是珍贵的进口货。还是那位美国将军史迪威就常常抱怨中国人在战争中不敢投入本钱。美国人抱怨说;中国囤积物资,以备应付将来更加紧急的情况,这是阻碍作战的一个障碍。中国人长期以来什么东西都短缺,因而囤积物资成了他们的一种痼癖。他们最精锐的第五军有九辆坦克,但是竟然需要,蒋委员长从重庆亲自一辆一辆地调动。英国将军亚历山大有次看到中国士兵熟练地挖好炮位,出色地架设起野战炮,并仔细地进行了伪装。次日,他在问中国将军那些大炮怎么样了,中国将军说,他已经把它们撤到安全地区去了。
“那你的意思是说不用它们打仗啦?”
“正是这样。”
“那要它们有什么用呢?”
“将军,第五军之所以是我国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因为它是唯一拥有野战炮的一个军。拿它们去冒险我担当不起。如果我损失了这些大炮,第五军就不再是我们最精锐的军了。”
军级部队也只是迫击炮
一位叫做白修德的美国记者讲述了,他在1944年湖南战场的见闻。他说;“他跟随中国军队第62军向日军包围圈进发,士兵们步行穿越稻田,汗流浃背,挣扎着走每一步。他们三个人有一支步枪,其他人搬运军需品,电话线,米袋和机枪零件。整个部队没有一辆汽车,大炮一门也没有。极难得有驮满东西的牲口,有时也只是一匹矮小的马匹。
士兵们强壮而棕色,但是很瘦,他们的枪是老旧的,他们的草绿色制服是褴褛的,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蓝布长袋,袋子里塞满了米,那是他们唯一的口粮,他们的脚在草鞋里破烂儿肿胀。他们汗流如雨,灰尘在他们的左右扬起。
当发起进攻时,他们得到了2门大炮负责支援,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生产的75毫米炮。只有200发炮弹,所以用起炮弹来好像一个守财奴数金币一样,另外还有9门迫击炮。中国士兵步行上山,死在太阳里,他们没有掩护,没有空军,大炮。8月底,日军发动进攻,5天后,第62军完全消失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迫击炮,1个中国军队的主力野战军,竟然只有2门旧山炮和9门迫击炮,其炮火能力还不如日军1个步兵大队。
迫击炮在其他国家只是团营级支援火炮,在中国确是最主要炮兵火力。
中国不能生产野战炮,也没有能力数量进口足够多的大炮,在这种情况下,迫击炮这种营级火炮,竟然成为中国抗战军队的师级军级部队的主力火炮。
迫击炮在其他国家陆军中,只是一种近距离支援步兵作战的营级部队火炮,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却成为,中国师级和军级部队主力火炮。哪怕精锐的第74军所属直属炮兵,装备的也是迫击炮。
抗战中国军队依靠迫击炮打的最精彩之战,莫过于武汉会战中一场战斗。1938年6月26日,日军突破马当要塞,一路向西推进。此时,在瑞昌到武昌公路旁的山上,正好驻扎着从徐州会战战场撤下了的一支中国军队,第13军第110师第656团。他们在寻找食物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座弹药库,里面装满了迫击炮炮弹。正好,这个部队也千辛万苦的背了12门迫击炮到江西。
于是,中国士兵把迫击炮设置在公路S形转弯处侧面,准备利用炮火伏击日本追兵。晚上,公路上突然间,塞满日军军车,喇叭声,喧闹声响成一片。很快,中国军队的12门迫击炮以最大射速向日军车队开始猛烈轰击。据称一夜竟打出5000发迫击炮炮弹,这次阻击战,中国军队无一人伤亡,却重创日军,可谓战果斐然。
1941年12月,第3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第10军预备第10师,曾利用18门迫击炮快速轰击5800发炮弹,重创了一支日本骑兵部队。
八路军在黄土岭战役中,使用迫击炮一炮击毙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更是一个经典的迫击炮远距离狙杀战例。还有一次中国军队差点用迫击炮狙杀日军师团长,日军第16师团后勤参谋木佐木久称,在江苏句容,一次师团长刚离开,就在不到1分钟时间连续落下2发迫击炮炮弹,时间就差了一点,差点要了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的命。
日军:中国迫击炮很可怕
日本人怎么***军队的迫击炮呢?一名日军第27师团的中队长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述起了那些可怕的中国迫击炮。
“特别是第四十四军的迫击炮对日军的威胁最大,当他们对我们在高地上的阵地射击时,炮弹往 往从我们正上方落下,简直是无处躲避。
“1944年8月26日和8月28日,我们第三中队守卫的阵地经受了中国军队发动的两次真正的攻击。特别是8月28日那次,是一次步炮协同的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以迫击炮的射击为先导,随着炮弹划过空气发出的那种“啾、啾”的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胆战的声音,一颗又一颗迫击炮弹呼啸着从我们头顶上落下来。由于弹道极度弯曲,所以垂直挖掘的战壕根本没有防范迫击炮弹的作用。8月28日的迫击炮的轰击,使守卫“松”高地的指挥班和第二小队有好几个人死伤。其中一人腹部被炸,肠子都飞了出来,最终悲惨地断了气。迫击炮的轰击在杀伤对方战斗人员的实际效果之外,还有使对方产生恐怖畏惧心理的作用”。
“迫击炮的轰击一结束,在“竹”高地和“松”高地的正面立刻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中国士兵,沿着斜坡冲了上来。中国军队即便是在夜间,也不断发起密集的迫击炮射击,导致日军不得不戴着钢盔吃晚饭”。
同样是来自第16师团的一等兵东史郎则回忆;“冷彻的夜空里群星闪烁,中国军的机枪弹像流星一般飞过,接着更多的机枪子弹嗖嗖的在夜空里飞响,很快,迫击炮弹也开始嗖嗖的穿行在夜空。机枪和迫击炮弹在空中织着漆黑的冷纱。这是多么凄厉而激烈枪炮声啊!这时地狱的演奏会,是残酷狰狞的杀戮破坏的犬吠。
第2天,即12月10日,天亮以后,日军打破安静,一齐向中国军阵地倾泻而去。我被炮声震醒了,日本军的野战重炮,野战炮,山炮和步兵炮,怒潮般地,咚咚,咚咚…..震得让人觉得地球都会开裂。从后方射出的炮弹,在我们头上像特快列车一般呼啸而过,飞向中国军阵地。”
无论是在山路崎岖的两湖赣桂,还是在连绵大山的太行山上。迫击炮作为一种轻便灵活,不需要专门构筑射击阵地,士兵可以靠本身体能搬运的轻型火炮,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军队利用山地地形,运用迫击炮灵活打击日军,创造出一个个优异战绩。
由于迫击炮威力小,射程近和精确度较差,在正面大战中,根本无法压制日军的大炮。日军第16师团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回忆在攻击银杏山时,中国军队的抵抗极为顽强,使用机枪交叉射击,并且在后面部署有迫击炮进行轰击。日军加强给该旅团,2个105毫米野战加农炮中队,1个150毫米重型加农炮中队和1个野战炮中队,以万米距离进行压制性射击,逐个摧毁了中国军队所有火力点,而中国军队则无力回击。
同样在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第10军防守长沙,日军炮火命中率惊人,日军以为国货陈列馆是中国军队的观测所,开炮袭击,连续3发炮弹都是从三楼的一面窗户飞进楼内的。守军的迫击炮无法压制对手,下午,日军攻击到近处的湘雅医院,守军在医院墙根处,开设机枪射击口,日军则以平射炮炮轰墙根,轰的到处是洞,守军难以立足。
另外迫击炮的攻坚能力几乎等于零。1939年第52军的1个团去袭击湖南临湘南面的一个村庄,在这里驻扎着日军1个加强中队。第52军当时可算是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以1个团去打日军1个中队,还是有把握的。更何况这个团为了加强火力,携带了2个团的迫击炮单位。可是,中国军队在发射了近200发炮弹后,发现,日军的阵地并没有什么损失。
结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一共发射迫击炮弹超过600万发,一次又一次的在中近距离击败日军进攻,拦阻日军运动。如果说苏联军队在二战中靠的是火箭炮猛烈的齐射,美军靠的是轰炸机地动山摇的大轰炸,那么中国军队靠的就是不停组织迫击炮进行群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