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水碓磨面术是在南宋时从宁波传入的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宁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6 20:42:16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上个月,本报连续刊发了日本人做馒头是向奉化人林净因(元代)学的报道。而馒头原料是用面粉发酵的,日本人祖先在南宋时期就从我市学去了水碓磨面技术,才有粉可做馒头。

  这种说法,记者在我市著名民间文保人士杨古城处得到了证实。杨古城曾撰写《大隐的水碓和日本人的面食》。文章记录着:在浙东山区,由于特有自然条件,山溪流速急,溪床浅而落差大,常年水量很不稳定。因此,先民们创造了一种冲激滚动式水碓,引来的山溪流水从滚筒上方冲激转轮,产生动力。这种技术在南宋时代已遍及四明山区,较有规模的寺庙,还专设水碓房。《天童寺志》就记载:“外池有碓房。”

  当时,热心于传播文化科技的中日使者和僧人,把浙东明州的水碓带到日本,按南宋时代鄞西一个寺庙中的水碓实样绘制。碓房上层用于磨面和磨茶,下层用于舂米。

  浙东的水碓传到日本后,使寺庙僧人首先享用了精细加工的中国式面食和茶点,不久又传入日本宫廷和权贵之家。现在日本少数寺庙里还收藏的《明州水磨样》,在1911年就被列为日本的“国宝”。

  直到今天,浙东余姚大隐镇下磨村还有—套古老的水碓。据了解,水碓一天可以加工100公斤面粉、500公斤大米。但因要兴建双溪口水库,大隐镇政府正在选址迁移,留作文物,供后人鉴赏。

  2004年11月,由10多人组成的日本上田市市民友好观光团到余姚市大隐镇下磨村观看浙东地区仅存的水碓,他们对照着从日本拿来的图纸复印件,连说:“简直一模一样,日本的水碓一定是从四明山一带传过去的。”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