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列岛和祖先的诞生

作者:叶渭渠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5 6:09: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自然、风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环境,会培育出不同的文化、宗教、艺术和学术的诸种性格特征,因此,考察日本文化历史的发展,必须了解日本国土、民族的诞生。但在社会环境尚未确立其政治、经济秩序之前,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间的自然与风上,包括它的地理环境、季节时令和其他自然条件,而且.这些条件基本上固定不变,即使发生变化,也是在亿万年间缓慢地进行。

  日本位于亚洲最东部,太平洋西北角,是所谓的“日出之国”。其最古的地层于古生代中期(43亿年至3.5亿年前)已经形成。它曾与亚洲大陆相连,经过长期激烈的地壳运动,进人旧石器时代洪积期(约1万至2万年以前)后,随着海平面上升,东海陆地下沉,它逐渐与大陆分离,形成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只有北海道依然与萨哈林(库页岛)和沿海州相连。进人冲积期(即后冰期)后,由于发生海进,形成津轻海峡、宗谷海峡,北海道才与萨哈林分离。经历了漫长的年代,逐渐形成如今的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和无数小岛所组成的弧状的列岛形态。

  如今日本列岛土地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70%是山地,30%是平原,四周环绕着浩瀚无际的大海。在日本列岛上,山岭绵延不绝,但山脉都很年轻,全国第一峰富士山海拔只有3776米,日本人将它视作“圣岳”、“灵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冲积平原散落沿海地带,面积都很狭窄,稍宽阔些的关东平原,其宽也只不过200公里左右。列岛上河流纵横交错,但河床都很短浅。日本地形狭长,南北走向,南端和北端虽然存在着亚热带和寒温带气候风土上的差异,但主要的大和地方位于中央部则处在温带。尽管也有突发性上的台风和大地震,但从整体来说,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到经常性的自然灾害的严重侵袭。同时,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国1/3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展开一派悠悠的绿韵,在清爽的空气中带着几分湿润与甘美,并已经常闭锁在雾蔼中,容易造成朦胧而变幻莫测的景象。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气候风土,最适宜原始时代的人类维持自然发生的生活,并直接孕育了大和民族和日本文化。

  远古以前,日本大和民族就在远东一隅这样的列岛上繁衍生息。关于它的历史,有着许多古老的神话和历史传说,这此神话和传说大多是与日本的国土、皇族和民族的由来联系起来的。日本第一部由皇室编纂的国史,即8世纪初成书的日本最早的历史文学作品《古事记》记述说:神代之初,天地始分,生成高大原的诸神:首先是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的根本;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代表宇宙的生成力。这三位天神都是造化神。然后天神敕令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男女二神从高天原下降世间(这被称为“天孙降临”),他们不仅生产了日本诸岛、山川草木等众多的神,还生下了支配这些岛屿和天地万物的天照大神——太阳女神。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日本大和民族以太阳神为始祖,是太阳民族的由来。所以古代日本人认为日本是神国,日本民族是天孙的后代,崇拜太阳神的御于孙,即作为先祖的皇帝——天皇。

  神话毕竟是神话,历史传说终究是历史传说。事实上,日本的国土,与其他的国土一样,无疑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形成的。日本民族,也是根据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历史上无记载的长期的各种血统混合的过程而诞生的。但是日本列岛上何时存在原住民,还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在东亚中国和南亚印度的洪积期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还有人类的遗迹,比如在东南亚、东亚分别有爪哇猿人和北京人的化石出土。但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陆成层并不发达,是非常贫瘠的地域,列岛上是否有原始人类存在,一直是个悬案。后来,日本考古学家在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达的早期地层中出土了“明石人”的筋骨化石,在拱北地方(今爱知县近北市)和三日地方(今静冈县三日呼)的洪积期的堆积层里发现了人类化石遗骨,又在洪积层发掘出若干旧石器,包括石片、尖状器等,此外,德国考古学家普曼(1850—1927)还在日本发现了已经绝种的“鲁曼象”化石,如此等等,说明这一时期的列岛已有高等生物,也可能有原始人类存在。不过,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不如陆成层的中国、印度丰富和发达。在这个时期的地层中,除了石器以外并未发现其他东西,史称无土器文化时代。但从石器的发现中,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进行渔猎、狩猎等活动,并有了咒术行为。

  在日本发现人类化石,引发出这些人是从哪里流人这个列岛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推想。一般认为,日本地处远东的最东端,四面环海,在远古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从外边流人北方的蒙古种人、通古斯人(满族祖先,头两批流人的通古斯人居住在出云一带,被称为出云族),以及南方的马来种人甚少可能再向外回流,因此就全部在这里定居下来,又与后来者——日本人称之为“归化人”——融合,生活在这岛国封闭的坩埚里。《崇神纪》十一年条记有:“是岁,异族多归化。”同样,十二年三月的诏书也记载:“异俗重来,海外已归北。”据日本学者分析,当时的“归化人”,主要是指从朝鲜和中国赴日的韩人和汉人,前者主要从事劳役,后者主要传授技能,他们对于促进当时日本文化的成长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在蒙古人种系统中,保留绳文特质最多的是阿伊努人,他们一度占据着整个或大部分的日本列岛,成为主要的原住民。从人种特征来说,现在日本人的外形特征与中国南方人和东南亚人相似。可以推想,远古时期中国东部海域有大陆架桥,这成为了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人流人日本的一条重要途径。总之,各个人种在渐次混同的过程中,又同化了阿伊努人,他们融合彼此的原始信仰,调整了族群的对立,最后,在列岛内部比较平和地统一成为大和民族。也就说,日本人的祖先不是单一人种,而是经过长期复杂的多种人混血过程而成的,是一个混合的民族。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