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揭竿而起的读书人——大盐平八郎

作者:王述坤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3 13:23:2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日本人民的斗争传统十分悠久,日本人民的斗争精神也十分顽强。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江户时代,民众起义的次数达6700次之多。特别是从18世纪初叶到19世纪中叶的150年期间,因为幕藩体制的腐败、官商勾结,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此期间闹过三次大饥馑:“享保大饥馑”(1723年)、“天明大饥馑”(1782年)、“天保大饥馑”(1837年),更使起义频频发生。有名的“大盐之乱”就发生在“天保大饥馑”期间。

如何做人

大盐全名大盐平八郎(1793–1837),是阿波(德岛县)人。他7岁死了爹,8岁死了娘,由祖父一手抚养成人。1806年,他14岁时为了继承祖父的大阪东町奉行所的“与力”职务,而当上了“见习与力”。所谓“与力”,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的警察的领导,地位仅次于奉行(地方行政兼军事执行官)。

大盐平八郎15岁时,发现并阅读了大盐家的家谱,了解到原来自己的先祖曾经是门第显赫的武士,他便产生自己也要出人头地当个武士的念头。他学习了枪炮技术,为的是有朝一日打起仗来,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这个梦不久就醒了。他觉悟后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出人头地,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每天的工作。为此,他产生一个苦恼,那就是要断好别人的案子,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然而,自己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于是,他进了篠崎应道的梅花塾学习朱子学,坚持了三四年之久,但大盐平八郎心中如何做人的疑问并没有找到答案。于是,他退出梅花塾,开始自学阳明学,这是大盐平八郎28岁时的事情。

经过了几年学习,他开始这样想了:人之初,本有一颗明辨善恶的正直的心,无需向谁去请教。但是,这正直的心却被私欲给压制住了。所以,人应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私心,以保持住正直的心。这样,这个人就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就能够团结广大民众,实行最好的政治。大盐平八郎身体力行,说到做到,经常反省自己的行动是否带有私欲?努力做到和民众一致。因此,在大阪地区,作为一个秉公执法的清廉“与力”,大盐平八郎远近闻名。

1852年,大盐平八郎在自家开了个私塾,取名“洗心洞”,教授阳明学。1830年(天保1年),大盐平八郎辞去了“与力”的官职,一门心思讲学、读书和著书立说。

救济饥民

大盐平八郎的文人生活没有过多久,平静就被打破了。1836年(天保7年),由于气候反常,稻子收成还赶不上往年的一半,米价翻了两三番,人们买不起,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进入11月以后,光是大阪一天就饿死40多人。到大阪护城河投河自尽的人猛增,河边都要派很多人看守。以与民众融为一体为理想的大盐平八郎坐不住了。为帮助饥民他多次向奉行请命,但东町奉行迹部山城守(地方长官)良弼冷冷地驳回了他的请求,还申斥他不要对奉行的工作多嘴。不仅如此,这位奉行还发布了一道“江户回米令”,将大阪的大米源源运往江户。原来,幕府也正在为大米不足而发愁,他是想用这个办法邀功以求得自己的升官。大盐平八郎知道了这件事后,义愤填膺,他决心惩罚中饱私囊不管百姓死活的奉行和与奉行狼狈为奸、大赚黑钱的奸商;他要做到打开粮仓,无偿地给快要饿死的饥民放粮。当然,他也做好了死的准备。

大盐平八郎一方面布置他的弟子们秘密地赶制火药、筹集枪炮,准备起事;另一方面,他将自己多年的珍贵藏书一本也不留地全部卖掉,换来的钱全部分给了饥民。

举兵起事

1837年(天保8年)2月19日,大盐平八郎率领20几名弟子公开举兵起事。他们打着大大写着“救民”两字的义旗,拉着大炮,肩着长矛向“鸿池家”等巨商米店、粮仓集中的船场开去。城市贫民和郊外农民爱戴大盐平八郎,很多人都来加入,走到内平野町的时候,队伍已经扩大到几百名了。

町奉行命令东西两奉行所的所有与力、同心(即相当现在的警察)全员,外加铁炮同心(戴枪警察)、大阪城守备的与力、同心一齐出动,兵分两路埋伏等待大盐平八郎起义队伍的到来。在内平野町双方大炮开始交火。炮战开始后,饥民们大都吓跑了,队伍还剩100多名,尽管如此,起义队伍还是突破了奉行的部队,前进到堺筋一带。在堺筋,东町奉行迹部山城守的部队等在那里。开始第二次炮战。铁炮同心专门瞄准大盐平八郎队伍中的操炮人,操炮人一倒,大盐的起义队伍就乱了,人们四处逃散。就这样,大盐平八郎的起义被平定。当时炮战引起的火灾连烧两天,大阪五分之二的房子被烧毁。大盐平八郎在农村躲避一个月后不幸被发现,当知道已被官军包围了的时候,他拔出匕首自刎而死。时年45岁。大盐平八郎死后,幕府说大盐平八郎想打倒幕府篡夺天下,是个野心家,将其尸体驮在马上游街,并再加以磔刑。

大盐平八郎并没有想打倒幕府,但他提出的“一切人都应受到宽宏大度的待遇”,认为“贫农也是自天而降生的人”,这实际上是反对封建的身份制度的进步思想。最踊跃参加大盐平八郎起义队伍的是那些被称为“贱民”的城郊制皮工人。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最底层民众结合,以武力起来斗争,这种斗争比以往的“农民一揆”、“打砸破坏”提高了一个层次。

大盐平八郎的起义几个小时就被平定了。然而,这次斗争对民众的鼓舞作用和对幕府各藩的威胁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大阪民众包括房子被战火烧光的人不仅不恨大盐平八郎,反而将大盐平八郎当成神仙。据说当时的水户藩主、官居副将军高位的德川齐昭,起义的第二年还担心大盐平八郎是不是还在什么地方组织叛乱呢!

起义影响

大阪号称“天下厨房”,交通四通八达。大盐平八郎起义事后消息立即不胫而走,传遍全国。在大盐平八郎起义的直接影响下,4月,在备后(广岛一部分)三原发生了盐田工人的暴动;紧接着,在长州(山口县)濑户内海一带发生了农民“一揆”;6月,在越后(新潟县一部分)柏崎,国学者生田万自称大盐弟子袭击幕府官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摄津(大阪、兵库各一部分)能势郡的山田屋大助领导的“一揆”,向民众抛撒写有“要求天皇命令领主实行德政,将一国一郡之米万人均分!”字样的传单,表现出要求“改变世道”、“平均地权”的土地革命斗争的萌芽。大盐平八郎起义在日本近代史上被称为“大盐之乱”,这是站在统治阶级角度否定民众起义的说法。从官方角度,揭竿而起的行动属于“犯上作乱”,所以,在日本近代史上把民众起义都称作“某某之乱”。但从民众角度来说,却是官逼民反的产物——起义。大盐平八郎,这位一介书生,而且已经是中下级官员,能够视关心民间疾苦为己任,在对官商勾结忍无可忍时,带领群众揭竿而起,并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最后献出生命,在日本近代史上也是罕见的。大盐平八郎的起义虽然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但无疑对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