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开拓团少年的辗转人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凤凰卫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2-13 10:00:5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1944年,为了所谓的“帝国梦想”,一批日本人踏上了异国的原野。然而,当噩梦醒来,亲人早已被战火埋葬。对于这些把大日本帝国作为一生光荣的开拓团民来说,他们的帝国早就计划将其作为炮灰,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刻抛弃了他们。


他们在异国逃亡的生活遭遇了怎样的惨痛磨难?多年后当他们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为何却面临被亲人再次无情“抛弃”。本期《冷暖人生》将为你展现“残留夫人”与“日本少年”的人生故事。


“光荣帝国梦想”的炮灰


1944年3月,一艘满载乘客的轮船,从日本横滨港启航,驶向茫茫大海,船上的几千人都是日本平民、农民、商贩、手工业者、技术员,他们肩负着帝国的光荣使命,去遥远的异国,开拓大日本的新疆域——满洲。


船上的几千人中有来自东京的商贩,饭白一家四口也在其中,当年他11岁。


“我想象的满洲土地很宽、很大。那时候日本国内宣传日本人是要去中国当领导,对我一个小男孩来说,到满洲是光荣的事,是英雄的行为。”73年后,现87岁的饭白荣助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称。


二十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就有计划地向中国东北移民。1932年,日本扶持下的伪满洲国成立,向满洲移民更是上升为日本的七大基本国策。在“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口号下,日本计划20年间向满洲移民500万人。为掩盖其侵略实质,这些移民满洲的日本平民被称为“开拓团民”。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节节吃紧,国内经济也已面临崩溃,很多像饭白一家一样的日本人,在本土生意难以为继,报名开拓团,希望在那片广阔的新疆土上寻找生机。


经过一个月的旅程,饭白一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内蒙古王爷庙附近的一片荒野。满洲的开拓团俨然是日本人的独立社区,不但和中国人严格隔绝,还拥有自己的检查局、医院和学校。在日本没有读完小学的饭白荣助,在开拓团里继续他的学业。


1944年到1945年,二战已经接近尾声,日本法西斯节节败退,濒临覆亡。正当饭白荣助还沉湎于一个军国少年的美好幻想时,1945年8月的一天,噩梦却好毫无征兆地到来了。一天忽然有小道消息说,日本已经战败,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正式通知的开拓团民们,慌乱中拥向王爷庙县政府打探。


然而当他们到达时,发现县政府早已人去楼空,饭白回忆当时在场只剩一位参事官。“他说,日苏开战了,我们都要去南方逃命。你们开拓团,要去哪随便你们,自己决定。”饭白说。


随即饭白和母亲姐姐奔上了仓皇的逃亡路。一路上,无以果腹的日本团民,偷抢中国农民的庄稼,而早就恨透了日本人的中国百姓也拿起了刀枪。这只600人的逃亡队伍,在逃难中七零八落,死伤殆尽。


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有一处“日本人公墓”,这里埋葬着5000具在1945年逃亡路上死去的日本开拓民的遗骨。在当年的那场大溃逃中,共计17万日本侨民,死在中国东北,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死于中国人和苏军的袭击,而是死在自己的同胞手中。


饭白荣助称:“60%以上的人是自杀的,或被亲人杀死。开拓团的团长、副团长都服毒自杀了,日本的教育就是那样,宁死不当俘虏。”


直到七十年后,古稀之年的饭白荣助,仍在不断地猜想,如果父亲那时还活着,自己会


不会像朋友那样,被父亲杀死?



日本投降后等待回日本的“开拓团”


日本少年加入中国解放军


在这场生死未知的逃亡路上,母亲年长体弱行,在一次意外中去世。后来他和姐姐也与逃亡队伍走散。


经过几天的逃亡,姐弟俩衣衫蓝缕,饥饿交加,就在他们几乎倒毙时。一个中国青年。把他们带回了家。饭白回忆:那人叫谢富(音),当时他媳妇病死了,他可能正找媳妇准备再婚。


当时年少懵懂的饭白荣助,不明白那一家中国人做何抉择,也无从知晓姐姐彼时的心里,他只知道自己和姐姐暂时又可以活下去了,而这个中国青年,也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姐夫。


据战后统计,有5000多名日本遗孤被中国的养父母收养。亦有数千名年轻日本女子,在逃亡路上被中国家庭收留并就此结婚。在日本,这部分妇女被称作“残留夫人”。


之后的两年,姐姐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饭白荣助看上去已经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村少年。


抗战胜利后的东北随即演变为国共交锋的主战场。1947年,饭白所在的村子开始了土地革命。


1948年,已经15岁的饭白和同村的两个中国小伙伴,报名参军,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至此,一个开拓团的日本少年,最终变成了中国解放军中的一名小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已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饭白荣助和其他战友一样,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竟然得到了上级的批准。


“那时大家都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日本人也是,当时气氛特别激烈,大家反对美帝国主义,绝对不让他们侵犯。”饭白说。


1951年5年,饭白随部从集安渡过鸭绿江,在第一后勤部卫生队负责药品管理和医疗辅助。1953年,朝鲜停战,做了两年志愿军战士的饭白荣助,告别了朝鲜人民。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他们在食品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还给我开了告别宴会,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朝鲜冷面,还赠给我他们亲手做的绣花领子,手帕等等,我非常感动。


回国后,饭白荣助返乡,看望了五年未见的姐姐。五年间,姐姐又生了几个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地道的东北农村妇女。


1956年,复员后的饭白被分配到了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进入辅助车间。


1958年的一天,饭白荣助接到上级通知,他可以回日本了。决定回国后,饭白最后一次返乡看望姐姐,作为六七个孩子的母亲。姐姐已经不可能回去了。



在朝鲜战场的饭白荣助


始终心系故乡 重回祖国却不被接纳


1958年,饭白荣助返回祖国日本,11岁离开这里,返回时他25岁了。14年沧桑巨变,日本早已不是原来的日本,留在日本的亲人们也不愿意再接纳他了。


回到日本后饭白的生活并不如当初期待的那样,他回忆:我的生活很困难,因为从中国回来,大家觉得我是从“红色的中国”回来的,公司都不聘用我,回去半年多找不到工作。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哥哥、二姐他们觉得我像中国人,不像日本人。


半年后,饭白荣助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两年后结婚。他很少与亲人们来往,但每一年他都要与和自己一样的那些幸存的开拓团遗民们,在东京的开拓团纪念碑下相聚。这一习惯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饭白回忆那段曾经在中国的生活时称:在中国的生活,是我的原点。在中国的那些经历,是我的基础。


1946年到1949年,105万日本侨民从辽宁葫芦岛被遣返回国。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其后,众多滞留东北的日本遗孤,“残留夫人”和他们的子女得以返回日本。


1980年,在丈夫病故后,饭白荣助的姐姐也回到祖国。这些幸存的开拓团遗民回国后,绝大多数成为日本社会和平反战运动的中坚力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