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能迅速击溃日本,都是因为这个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历史客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23 20:02:1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无疑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损失,太平洋舰队的消极情绪更是弥漫不散。


很明显,如果以这样的状态去和日本人拼太平洋战场,胜负归于谁手恐怕就不好说了。但是,太平洋舰队却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自此一蹶不振,反而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元气,重新制霸太平洋。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当然是得益于美国发达的军事工业了。据统计,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投降,不到4年的时间,美国共建成下水147艘航母(包括护航航母),而日本同期只建成15艘航母,可见美国惊人的军工速度。


不过,装备没了可以再造,但是军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重拾的,所以这里就不得不提第二个重要原因了——新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仅仅在珍珠港事件后24小时内,原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就被罢了官,取而代之的,是一直深受美国总统罗斯福青睐的尼米兹。那么,尼米兹究竟何德何能,能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担当这样的重任呢?



在此之前,尼米兹虽然从来没有担任过很重要的职务,但是无论是自身的胆识还是海上作战的能力,都是超一流的水平。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二战后全世界通用的航空母舰圆形编组的战斗队形,就是由尼米兹最早研究并实际操作的。


实际上,早在之前罗斯福总统就曾邀请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只不过尼米兹以资历尚浅为由,委婉拒绝了。如今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尼米兹也没再推辞,立刻走马上任了。


上任之后的尼米兹,很快就发现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差,或许我们从他当时的家书中就能看出一二:“我若能干6个月就是运气很好了。大众要我尽早做出行动和结果,这远远超过我能创造的结果。 ”尽管如此,尼米兹还是坚持了下来。



为了重振涣散的军心,尼米兹选择了主动出击,甚至还亲自指挥了航空兵对东京的轰炸行动。对于当时的海军官兵以及美国民众来说,没有什么能够比以牙还牙地报复敌人更痛快的了。所以,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取得的实际战果虽然有限,却很好地达到了提升士气的作用。他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接下来,美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尼米兹知道是时候拿一场胜利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决心了。


1942年5月初,尼米兹联手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的摩斯比港重创日军,迫使其撤出该地。尽管这算不上一场大胜,但至少可以证明,美国海军在尼米兹的带领之下,已经走出了当初失利的阴霾。此后不久,尼米兹便迎来了自己海军生涯的巅峰之战——中途岛海战。


在这场空前的海上作战前夕,美国破解了日本人计划偷袭中途岛的情报,所以完全占据了先机。此役,美军击沉日本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型巡洋舰,外加重伤两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332架战机,除此之外,还有数千名日本舰载机飞行员和海军士兵,而美方仅仅损失了一艘航母。



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尼米兹一战成名,更是彻底扭转了太平洋战局,使得美国海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并成为美国人最终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此后,尼米兹率领太平洋舰队制霸海上,分别在马里亚纳群岛以及菲律宾莱特岛、硫磺岛、冲绳岛等地重创日军,一度打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成为最靠近日本本土的盟军部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美国海军方面派出的军事代表,正是尼米兹。


因尼米兹巨大的功勋,被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美国后来开发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也以尼米兹的名字来命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霍利曾评论说:“哈尔西能在一场海战中取胜,斯普鲁恩斯能在一场战役中取胜,而尼米兹能在一场战争中取胜。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ashaohua108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