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这本书在日本畅销十几年,它首次定义了蔓延全球的“过劳时代”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1 17:02:5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物质越丰沛,精神却越贫乏。人们为了收入而工作,却因为工作丧失了健康和个人生活。那些为梦想努力的人们几乎都是过劳症患者。调查发现,在中国,医生、教师、媒体人、基层公务员、IT工程师等,是最容易严重过劳的族群。 日本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的社会学著作《过劳时代》近日由新经典文化引进出版。该书集森冈孝二数十年研究成果之大成,以大量数据和详实案例,披露"过劳时代"的实貌。这本书在日本畅销十几年,再版20多次,它首次定义甚至预言了如今蔓延全球的“过劳时代”。 12月22日,《过劳时代》推荐序作者、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作家、艺术评论家刘柠,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Momself 社群联合创始人李松蔚等莅临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与读者一同追问过劳时代背后的深层原因,结合中国实际探讨解决方案。 过劳问题研究第一人 在日本,森冈孝二被称为“过劳问题研究第一人”。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陷于巨大的经济泡沫,国民丧失理智地讨论“能否24小时战斗”的时候,森田孝二清醒地看到了“过劳”对现代人带来的危害。1989年,他推算出日本每年因过劳死亡的人数为一万七千人,比当时一年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过劳死”作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被日本国民熟知,始于1988年的“过劳死110热线”。在热线开设之初,过劳死仅被视为日本特有的社会问题。而如今,过重劳动与过劳死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尤其在韩国和中国日趋严峻。 森冈孝二的一生都在为解决过劳问题奔走呼号。除学术研究以外,他长期致力于工伤申请和诉讼的支援活动,担任大阪过劳死防止协会会长,他的努力对日本《过劳死防止对策推进法》的颁布与实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05年,他多年的研究成果《过劳时代》在日本出版,引发社会热议。正如书中所言:“牺牲教育、娱乐、运动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削减吃饭、睡觉和过家庭生活的时间——以这种方式工作或者让别人以这种方式工作,才是更大的罪恶。 ” 十几年来,该书在日本再版12次,然而,职场中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年轻人中因过劳而自杀频发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善。 “直到今天,日本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法律仍是一纸空谈。必须要说,即便保守估计,现实中的日本全职员工每天也要工作10小时,每周工作50小时。”这是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中文版序言当中的话。 2018年8月1日,离他完成《过劳时代》中文版序言不到一个月,森冈孝二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趋势,享年74岁。 “过劳”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在《过劳时代》一书中,森冈孝二指出了“过劳时代”出现的四个原因:首先,全球资本主义使得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第二,信息资本主义的发展,普及了手机、网络等通讯手段,同时也模糊了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界限;第三,以消费为目的的浪费型生活方式成为大众化现象,这种消费资本主义让人们不得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劳动强度,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第四,自由职业者资本主义一方面带来了雇佣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导致了收入的两极分化。 针对过劳的问题,各国有自己的解决策略。比如英美的“工作与生活平衡运动”,提倡弹性工作制,使员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职场都能获得较强的幸福感。男女共同承担家务,全职和兼职混合的“荷兰模式”,不仅成功解决了失业问题,在缩短工时和防止过劳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日本,也有小贯雅男提倡的“菜园家庭革命”,在一个类似乌托邦的复合型社会,人们一周在商业或公共领域工作两天,在自家农场工作五天,如此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释放,可以自由地从事创造性地劳动。 在《过劳时代》一书末尾,森冈孝二从劳动者、工会、企业和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止过劳的措施和对策。其中包括劳动者懂得找到工作之外的生活意义、带薪年假要休够不能浪费、若公司违反《劳动基准法》需适时举报等,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缩短工时、调整人员配置、禁止无偿加班、避免假日加班等等。 森冈孝二说:“许多人因为没有遵守劳动标准而丧生或遭受损失。从这一点来说,前述防止超负荷工作的方针和措施,归根到底就是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和雇主的用工方式制定的一定标准,以便人们能过上有人情味的生活 。” 中国部分人才过劳状况十分严峻 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会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在新书分享会上表示,我国的过度劳动问题,在文化层面上,在企业管理层面上,和日本有相通之处。 “在一些职业和行业里,严重过劳的人是比较多的。例如医生、高校中的部分教师、媒体中的一部分人、警察、演艺人员、基层的公务员,以及IT研发人员,还有企业高管、中层管理人员等,都是严重过劳的群体。如果用日本的量表测量的话,他们中的40%在过劳死的边缘,随时可能猝死。 ”杨河清说。 2006年,韩国媒体上出现了一份关于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的报道。杨河清指出,这份报道的数据有含混和不实之处,因为中国并没有过劳死的医学的、法律的判断标准。但经过多年的调查,杨河清发现中国的过劳问题的确不容忽视。例如,《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展开的“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2011-2012年度,69.4%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其中42.4%的受访者每周工作40-50个小时,18.5%的受访者美洲工作51-60个小时,5.5%的受访者美洲工作61-70个小时,1.8%的受访者每周工作71-80个小时,1.3%的受访者每周工作80个小时以上。 “我们还没有从劳动的角度给予人才健康保护问题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远远没有像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那样重视。部分人才的严重过劳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程度了。”杨河清表示。 (原标题:这本书在日本畅销十几年,它首次定义了蔓延全球的“过劳时代”)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