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惊动整个日本的马鞍山文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6-30 9:46:3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创 团队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3084,阅读时间:约8分钟 历史提问 惊动整个日本的马鞍山文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中国历代出土文物里,能叫“老邻居”日本国“举国惊动”的,当属出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三国朱然墓葬文物。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沪皖纺织联合公司在当地雨山乡林场扩建仓库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奇怪的“土坑”——沉睡了一千七百多年的三国名将朱然之墓,就以这猝不及防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 然后从是年6月9日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朱然墓”进行了十五天的发掘工作,出土的一百四十多件文物,件件惊艳了世人,在邻国日本那边更是引发了轰动效应。虽然当时的新闻传播技术有限,可“朱然墓”却在日本各大媒体上频繁刷屏,迅速带动了日本国内的“三国热”,有关中国三国时代的图书甚至漫画,全在日本火热脱销。日本报业“老大”《读卖新闻》更隔空喊话,强烈呼吁“朱然墓出土文物来日本办展”。 英雄荟萃的三国时代里,作为孙权发小的朱然,虽然在东吴地位不低(左大司马),大事也掺和了不少(打刘备),可充其量也就是个“配角”人物。怎么就惹得邻国日本全民激动?直接原因,当属“朱然墓”里的一个出土小物件:漆木屐。 在古代的中国和日本,都曾有悠久的“穿木屐”的传统。日本更号称“木屐王国”。其现存最早的木屐文物,是弥生时代(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的“田屐”。但这“田屐”的造型,无论与日本传统木屐还是现代木屐,都是严重不搭。即使如此,许多日本人依然以此为口实,咬定“木屐是日本独特的脚上穿的东西”,甚至是“日本本土文化代表”。直到1984年,“实锤”的朱然墓“漆木屐”,才震撼刷新了日本人的认知。 朱然墓出土的“漆木屐”,整体是椭圆形造型,长20.7厘米,齿高3.2厘米。虽然经过一千七百年岁月侵蚀,却依然可见当年华贵模样。这款“漆木屐”与日本镰仓平安时代古画上的木屐高度相似,直接把日本“田屐”比下去。日本国内也因此发出惊叹:“压根就没想到这个木屐的根,竟扎根在中国三国时代的吴国”。 而这批“马鞍山文物”里,带给日本类似震撼的,可不止这小小的“漆木屐”,更有朱然墓里一系列漆器物品。如果说“木屐”是“日本本土文化代表”,那么漆器更是日本人长期自豪的“文化标配”。现代日本的许多日用品,依然都是漆器,就连日本的英文名JAPAN都是“漆器”的音译。而朱然墓里的漆器文物,却叫日本人瞬间就有“找到家”的感觉。 比如朱然墓里出土的“漆槅”,即长25.4厘米高4.8厘米的“古代饭盒”,不但做工精美,更与当时日本流行的“松花堂”漆器饭盒高度一致。另外还有“髹漆凭几”,凭几是唐宋以前中国的传统家具,以往国人多在墓葬壁画上见过,而这款长69.5厘米高12.9厘米的“髹漆凭几”,是现存最古老的出土实物,更与日本旅馆当时常见的“肘凭几”十分酷似。就连朱然墓出土的十七枚木制名片,都与日本的“木名片收藏品”近乎吻合。 如此“似曾相识”的观感,自然在日本引发轰动效应,连带着“三国话题”,也就在日本更加火热。当时还有日本媒体以“朱然墓文物”为素材,做了《苏醒了的“三国志”世界》等专题。面对“实锤”的冲击,很多日本人摘下了有色眼镜,重新思考日本文化源流甚至中日关系。发行量达五百万份的日本《读卖新闻》为此刊发的标题,就足以缩影当时日本人的心情:“(日本)庶民之文化,是否来自吴国?” 但以历史与文物价值来说,让日本人“找到家”,于朱然墓也只是小意思。其更重要的价值,则是这些出土文物带来的,发人深思的历史信息。 首先可以看看朱然墓出土的漆器。朱然墓出土的一百四十多件文物里,漆器有八十件。对于中国漆器发展史来说,这同样是桩大事:这之前中国的漆器文物,既有秦汉年间也有唐宋元明清年间,唯独三国漆器文物空缺,朱然墓漆器的出土,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而这些精美的漆器,更成了三国历史生活的“活字典”。就以“漆槅”来说,朱然墓出土的,是包括了漆碗、漆案、漆匕在内的组合餐具,恰证明了三国时代上层宴会上的“分食”制度。漆案上的“梳妆图”,生动还原了三国贵族妇女的梳妆现场。“宫闱宴乐图”漆案则再现了东吴王宫观看“百戏”的场面。“童子对棍图”漆盘浓缩了三国儿童的童趣游戏,“季札挂剑图漆盘”上的狩猎场面,更是对“三国英雄”们休闲生活的还原。 宫闱宴乐图 同样是这些精美的漆器图案里,更渗透着三国人物们的志趣信仰。比如“百里奚会故妻图”漆盘,描绘了百里奚与结发妻共享天伦的感人景象。“伯渝悲亲图”漆盘捕捉了伯渝心疼老母的瞬间。这背后尽是三国时代的伦理道德认知。而“金漆方盒盖”上的“升仙图”,又道尽了三国时代的“神仙信仰”……可以说,这些漆器,就好似三国历史的摄影机。读懂这些漆器上的画面,就如日本媒体的专题所讲,足以“重回三国历史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精美的漆器,虽然让日本人发出“来自吴国”的感慨,但其中一些漆器上却写着“蜀郡作牢”的铭文,也就是来自于东吴的“实在亲戚”蜀汉。蜀汉的漆器为何会给东吴名将朱然陪葬?这其中,自然也藏了吴蜀关系的诸多信息。 更值得国人自豪的,还有漆器背后的技术力量。三国时代,恰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的关键发展期。朱然墓的漆器,也有别于秦汉时代的漆器作品,有了更加绚丽的“描油彩绘”技术,让画面更加斑斓丰富。西汉时期萌芽的“戗金”技术,也在朱然墓漆器上发扬光大,其戗金工艺更提升一大步,形成金线繁密的灿烂风格。全新的“犀皮漆器”工艺,也在朱然墓漆器中出现。正是这一系列突破性的工艺,为接下来精美的隋唐漆器打了底。 而比起这些惊艳日本人的漆器来,在日本人眼里相对“黯淡”的另一批朱然墓文物:33件青瓷器,却同样给国人带来了重要的历史信息:这33件青瓷器,有碗盘盏壶罐等各类,分为“平底”与“内凹”两种类型,且可判定来自于不同的产地。虽然比起其他年代的瓷器来,这批瓷器看似很粗糙,却意味着青瓷技术的诞生与成熟,以及生产的普及。中国瓷器工艺的成熟年代,也因此被一口气“推前”到了汉末三国时期。 甚至可以说,面对这些看上去“粗糙”的三国瓷器,几百年后中国精美青瓷白瓷脱颖而出,沿着陆海丝绸之路热销的场面,已是可以想。也正是包括漆器瓷器在内的这些精美器物,不但生动还原了三国历史,更生动证明了一个不变的真理:无论乱世割据还是太平盛世,正是以漆器瓷器为代表的,孜孜进取的中国传统科技工艺,撑起了古代中国一次次“盛世年代”,甚至打破空间距离,深深影响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邻国。 马鞍山文物“惊动”日本的背后,真正值得后人自豪的,并非日本当时轰动的反应,却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智慧创造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开放才可强国”的真理,亦在这些精美画面上,得到深深印证。 参考资料:卞洪登《丝绸之路考》、卢茂村《从朱然墓的出土谈吴国海上丝绸之路》、徐文杰《三国时期朱然墓漆器艺术探析》、王奎,谭良啸《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丁邦均《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发掘简报》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往日文章回顾: 原标题:《惊动整个日本的马鞍山文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阅读原文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