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封遗书
“父母二老,请原谅我这个不孝之子,本想从此以后对二老尽孝,但终于倒下……”“我在贫困中升入了第八高等学校 、东京帝国大学,使我不胜感激……对父母二老的劳苦,还未报答于万一,就将死去,我是多么抱歉……”“但是,我的灵魂一定会经常和你们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与大家共欢笑同悲哀……不管遇到什么事端,千万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坚定工作,希望永远过着健康的生活。”“父母二老,6月的原子弹,它的威力是非常之大,因为它,我的脸、后背、左腕都被烧伤。但是在军医、护士、友人等衷心地、无微不至地护理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无上的幸福……”
神风队员出征前写遗书
1945年8月25日晚上9点,21岁的日本陆军少尉铃木实,在大野陆军医院治疗19天后,感觉治愈无望,为不连累家人,在病房写下这封遗书后,自杀身亡。
铃木死于原子弹,这是战后日本人的归宿之一。
多年法西斯侵略,穷兵赎武,终于给自己国家国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日本投降后的小人物之死,如同飞灰湮灭,虽然惊不起半点历史涟漪,但或许更为真实。
真正的历史,正是这些小人物书写的。
今天,我们来看一组“8·15”后,不同日本平民小人物的真实心态。
战后日军
二、听到战败,不同日本人的不同心态
孩童
中根美宝子,是富山县福光国民学校3年级的女生,她在8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吃早饭时,从宫地先生那里听到非常可怖的消息,日本终于不得不向苏联、美国、英国、重庆无条件投降……”“据说陛下平常带的白手套也取下来,哭出声来了。可恨的英美,等着瞧吧,一定会报仇的,我得立志,比现在更努力……”
少年
远藤年子,九州航空补给厂的女子挺身队员,战时给特工队的飞机跑来跑去供油的人员。她在听到日本宣布投降时说:
“一想起拼命地完成挺身队的长期任务于今结束时,禁不住眼泪盈眶,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
战后美军与日本民众
麦克阿瑟曾说,日本人的心智是12岁孩童的水平。中根美和远藤两个小朋友,代表着战时日本“光荣献身”的一类人群。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日本法西斯对国民长期的统治和精神灌输,成就了为数不少的“12岁国民”。
如果说青少年是被军国主义宣传蒙蔽了心智,那下面的中年夫妇就稍微清醒了些。
但是,他们的代价很惨重。
中年夫妇
武田德三郎,爱知县名古屋市一个普通市民,2个孩子的爹。
不过,在1945年3月的大轰炸中,2个孩子全部丧生。
他和妻子疯狂地找孩子尸体,却没有任何痕迹。
2人天天想着死,光脚站在土堤上,准备跳入工程电车下寻死。但想到死后没有人给他们吊丧,就没有跳下来。
“等等再说吧”。两人等着等着,等到了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
那天,武田和大家一起跪在地上,通过嘈杂的收音机聆听天皇的“玉音”放送。当听到“无条件投降”时,他禁不住放声痛哭:
“岂有此理啊!用举手投降的办法,就可以停止战争,为啥不早点停止战争?我的孩子死无代价啊……”
8月15日收听“玉音”宣布终战
有识之士
所谓有识之士,是在“乌合之众”中仍能保持独立思考,对现实保持清醒认识的人。
8月15日自杀的那一批军国忠臣明显不是。他们集体切腹确实很有谢罪的诚意,也很能证明自己的忠诚和意志,但他们都是军国主义和神道教的牺牲品。
正木弘,是战时唯一敢公开叫板东条英机的日本律师。
他的结局很明显,投入大牢等待审判。
8月15日,当他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禁不住大呼“是神在日本灭绝之前,重新给予了一次反省的机会。”
被盟国释放后,正木弘高调宣称要追究天皇的责任:
“我们不是根据军阀的命令从事战争的,而是以天皇的名义进行战争的。如果不追究(天皇的)责任,还有什么正义、什么道义可言?”
正木弘
三、被忽视的历史细节
正木和武田的呼声,真实地道出了军国主义压制下的普通日本老百姓,战败后对战争的反思,对发动战争的最高掌权者——天皇的问责。
这些战争中清醒的平民,以自己惨痛的经历血泪问责,道出一个了一般人都容易忽视的历史事实,那就是:
一般人都认为天皇是战争的发动者,对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结束战争决策的问题上,由于错误决策带给日本人的无必要的牺牲,同样是一种责任,但这却往往被忽视。
如武田所说,举手都能投降的事,为啥迟迟不来?
为啥非要等到3月东京大轰炸、8月原子弹落下,让武田的2个孩子和铃木实等几十万日本人白白送死后才宣布投降?
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在1942年中途岛惨败、1943年所罗门岛大败,1944年放弃塞班岛转入不可挽回的败局之后,他为啥不及早地宣布投降?
如果说强悍的军部控制了内阁,左右着天皇,那为何天皇能够在8月而不是1月冲破军部阻拦,冒着军国分子
发动政变的危险,也要录制投降碟片,亲口以“玉音”直告天下?为何此时如此毅然决然选择投降?
这要扒开日本投降的历史细节,放大来看。
我们来简要梳理一下日本进入1945年以来的诸多大事,或许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历史真相。
裕仁录音宣布终战
四、天皇宣布投降的时间表
1945年1月1日
日本新年,东京遭受美军B29轰击。天皇和皇后视察了神风特攻队,给出征的自杀队员提供了最后的特别用餐。
2月19日
美军登陆硫磺岛,裕仁鼓励海陆军充分配合,“共任防务”。此战,2万日军战死,近7000美军牺牲。
裕仁对敌我战损比感到满意,拒绝近卫文麿提出的和平构想。
3月9日
334架B29东京大轰炸,裕仁视察东京下町地区。
宫内省注意到国内反战的暗流涌动,对天皇犯不敬罪的人越来越多。
4月1日
美军攻打冲绳岛,裕仁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给冲绳岛守军下令,或进攻或反登陆作战。下令海军尽一切可能支援冲绳岛。
同月初,苏联宣布废除《日苏中立条约》,派兵压境满洲。
同月底,墨索里尼被处死,希特勒自杀,轴心国只剩日本。
日本战败毫无疑问。裕仁任命78岁的铃木贯太郎当首相,铃木内阁提出依赖自杀战术的“决号”战争决策。
盟军收缴的日军军刀
5月8日
新就职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日本的投降,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灭绝和奴隶化”,为日本无条件投降造舆论。
但由于没有说明对天皇的处理,日本对这一信号予以默杀。
大轰炸继续,日本皇宫的明治神宫被美军“误炸”烧毁。
6月9日
裕仁发布帝国议会开院式诏书,号令国民“粉碎敌国野心,达成征战目的”。报纸立即跟风力吹“为天皇而死”。
同时,在防卫无望、皇宫被炸、民意暗动、德意战败的大背景下,裕仁开始暗中“考虑和平”,他的思路是求助苏联从中调停,虽然一直无果,却一直在尝试。
7月26日
最后的通牒《波茨坦公告》发布,由于没明确天皇的去留,日本仍然默杀之,认为只要能坚持下去,对方就会屈服。
同时,裕仁向内大臣木户幸一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皇家三神器:八尺镜、琼勾玉和草雉剑。”
大轰炸后裕仁视察
8月2日
驻莫斯科佐藤大使向日本外务省致电,强烈建议国家接受《波茨坦公告》。但裕仁还在坚持。
8月6日,“小男孩”核弹广岛成功投放。
8月8日,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8月9日,“胖子”长崎投放。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讨论投降条件是一个,还是4个。
8月10日,裕仁终于授权外相东乡茂德向世界宣布:日本将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只有一个条件,即公告中“不包含变更天皇的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
8月11日,美国国务卿伯伦斯回应,暗示“天皇权力将来属于联合国最高司令”。
围绕伯伦斯的回应,日本内部出现争议,难以达成投降意见。
当晚,裕仁召开御前会议进行“圣断”,指示内阁起草《终战诏书》。诏书起草、修改用了3天时间,字斟句酌,反反复复。
8月14日,B29投下传单,通告日本民众,揭露天皇迟迟不投降的原因,是贪恋“统治国家的大权”。欲意引导日本民众造反。
一张传单成了压倒裕仁的最后稻草。
当晚,担心失去民众威信的裕仁,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含泪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录音制成碟片,次日通过广播全国统一放送。
8月15日正午,“玉音”放送,裕仁宣布“终战”,全国民众跪地洗耳恭听,第一次听到天皇的声音。
日本投降前民众遥拜皇宫
五、最适合日本宣布投降的3个大好机会
通过这些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宣布投降的重点根据,不是日本国力,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唯一一个条件”提出并被美国默许。
美国历史学家比克斯分析,其实日本在进入1945年后,有3个正确的时机来体面地接受和平,结束战争:
第一个是2月,近卫文麿亲王和外相重光葵当时给裕仁提出分析报告,认为《日苏中立条约》并不可靠,欧洲战势一旦变化,苏联就会毫不犹豫地介入远东战胜,并预估苏联在夏天就可能对日宣战。
第二个是6月冲绳岛战败后,德国意大利也投降了,《日苏中立条约》也废除了,日本什么依靠都没有了。
第三个是7月《波茨坦公告》公布之后,日本应该立即给台阶就下。
战后日本
这3个机会,如果日本利用任何一次立即宣布投降,日本也没有必要遭受原子弹之苦。
但是,为了争取“无条件投降之唯一条件”,为了保障“天皇统治大权”,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信,裕仁一次次放弃了。
在这样的等待、议价和磨蹭中,日本又付出了50万人以上的死亡的代价。
这些人,正如前述武田德的孩子,正如21岁的铃木实少尉,是“死无代价”的。
“铃木内阁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从来没有从日本民众免遭进一步毁灭的角度,考虑过和平构想,除非皇位以及裕仁的大权得到绝对保证。”比克斯在书著《真相》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