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样从战败到复兴——贯通日本历史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其他 >> 正文
日本是怎样从战败到复兴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丧失了很多国民资产。首先是,战争期间人员损失达253万人,领土面积缩小了35%,国家财富减少了1/4。另一方面,工业征税设施几乎都被烧毁,工矿业生产降至战前(1934~1936年)水平的34.9%,农业生产只不过是战前听的60%。还有,1947年的出口量仅为战前水平的7%,进口量为14%。

     在这个如同废墟般的国土上,加上复员士兵和从海外撤回来的侨民,在供应能力和生产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物资的需求和货币供应商量增加,因此,日本经济遭受急剧的通货膨胀。

     为了控制这种经济混乱,首先必须恢复生产力以消除物资的严重匮乏。于是,政府认为先决条件是集中增产煤炭、钢铁、肥料等构成产业基础的原材料,从而设置了复兴金融金库,对这些产业积极提供资金,努力促进重要产业的复兴。通过这种重点生产方式,工矿业生产上升了,但是日本银行货币的增发和政府财政持续赤字却依然如故,通货膨胀毫无停止的迹象。

     因此,1949年春季,根据联合国军总司令部的要求,实施了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这一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由来于美国道奇特使的名字,称为道奇路线。其内容由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平衡预算、停止发放复兴金融金库贷款等所组成的紧缩通货政策。这样,通货膨胀问题迅速解决了,但是,因为紧缩通货,经济衰退,市面萧条,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多了。

     这时,于1950年夏季在朝鲜半岛爆发了战争,日本经济由于紧急“特需”从萧条中角脱了出来,为特需热而沸腾起来。但是,朝鲜战争一结束,受其反作用,经济衰退了。另一方面,日本经济由于朝鲜特需增加了劲头,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水平、人均消费、收入等各种指标均超过了战前水平。这样,从战争期间沿用下来的生产设施的供应能力已经到达了界限,因此,为了更换成先进的设备能力,汽车、电力、海运、钢铁、石油化学、电子、高分子化学等基础工业部门大力引进了技术。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历史:

  • 下一篇历史: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百余本终战年学校日记现存 详记战争下的校园生活
    京大将昭和初期研究带出骨骸移交给冲绳今归仁村设施保存
    东江纵队交通总站旧址纪念碑正式揭幕
    冲绳回归日本53周年 民众向游客讲述历史与现实
    日本文化厅启动“历史工艺守护计划”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公开一批战后历史档案
    京都大学启动平安时代文献数字化项目
    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江户测绘:伊能忠敬与他的时代”展览
    奈良县明日香村的高松冢古坟修复工程正式完工
    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更新
    东京大学历史系发布明治维新(1868-1912)女子教育研究
    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飞鸟寺与奈良时代(710-794)佛教”展览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启动江户时代(1603-1868)长崎贸易档案数字化项目
    兵库县姬路城完成战国时代(1467-1603)城郭修复工程
    京都大学考古团队在京都市郊发掘一处平安时代陶器遗址
    日民间团体举办学习会 史料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日本展出2.2米长金扇马标 纪念德川家康
    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在日本明信片上
    日本历史上曾经搞过计划生育
    直至大正天皇,200多年来日本的历代天皇均非皇后所生
    日本发现1887年在新潟县拍摄的日食照片
    日本的历史,就是一个技术赶超国的发展史
    日本丰田天理两市的前世今生
    日本发现大笔战前邮政存款 总额达46.5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