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在圣德太子主持下实行的政治改革。 592年12月,推古女帝(592~628在位)即位。翌年 4月,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摄国家大政。圣德太子掌权后汲取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实行政治改革,以图加强王权,推进日本文化的发展,提高日本在东亚的国际地位。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正尊卑,定名分,与中国通交,崇信佛教。 603年12月,定冠位制。以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等十二级区别官位的高低。冠位授予权掌握在朝廷手中。次年冠位制正式施行,朝廷将冠位赐给诸大臣。604年4月,颁布宪法十七条,该法吸收中国诸子百家和佛教思想,是官僚、贵族的道德戒条。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名分等级、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强调国家的统一和皇权至上。宪法中规定各级官吏的权利义务是:①为臣者必须治心、治身、敏教化。②必须擢贤良、恤狱讼,应“为官求人,为人不求官”,处理百姓诉讼要明辨是非。③必须尽地利,“使民以时”,征调赋役不可过度,以防止百姓的不满。据《隋书》、《日本书纪》记载,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曾四度派出遣隋使,第一次在600年,使者不详。第二次在607年,使者小野妹子。第三次在608年9月,小野妹子陪隋使裴世清回国,再次至隋。第四次在 614年,使者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在崇信佛教方面,圣德太子亲自注释《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胜□经义疏》,以宣扬佛法,同时在国内广建佛寺,著名的有法隆寺、四天王寺等。随着寺院的建立,建筑、雕刻艺术也有长足进步。 |
日本简史——推古朝改革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百余本终战年学校日记现存 详记战争下的校园生活
京大将昭和初期研究带出骨骸移交给冲绳今归仁村设施保存
东江纵队交通总站旧址纪念碑正式揭幕
冲绳回归日本53周年 民众向游客讲述历史与现实
日本文化厅启动“历史工艺守护计划”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公开一批战后历史档案
京都大学启动平安时代文献数字化项目
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江户测绘:伊能忠敬与他的时代”展览
奈良县明日香村的高松冢古坟修复工程正式完工
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更新
东京大学历史系发布明治维新(1868-1912)女子教育研究
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飞鸟寺与奈良时代(710-794)佛教”展览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启动江户时代(1603-1868)长崎贸易档案数字化项目
兵库县姬路城完成战国时代(1467-1603)城郭修复工程
京都大学考古团队在京都市郊发掘一处平安时代陶器遗址
日民间团体举办学习会 史料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日本展出2.2米长金扇马标 纪念德川家康
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在日本明信片上
日本历史上曾经搞过计划生育
直至大正天皇,200多年来日本的历代天皇均非皇后所生
日本发现1887年在新潟县拍摄的日食照片
日本的历史,就是一个技术赶超国的发展史
日本丰田天理两市的前世今生
日本发现大笔战前邮政存款 总额达46.5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