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口述历史资料集《横滨华侨的记忆》出版——贯通日本历史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其他 >> 正文
第一本口述历史资料集《横滨华侨的记忆》出版

人民网10月28日讯 日本侨报社消息,由横滨在住华侨和日本学者共同记录整理的第一本口述历史资料集《横滨华侨的记忆》,10月中旬在日本出版。10月23日,本书编委符顺和女士在东京向日本侨报社记者介绍了该书。

  符顺和女士特别推荐了《横滨华侨的记忆》的中文版序文,特此择要发表。

  横滨华侨历史,追溯自幕府末期横滨开港(1859年)以来,已有150年。这期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1923年)及横滨大空袭(1945年)。无可置疑的是遭受了史上两次大灾难。

  关东大地震,将开港60年的繁荣全毁于一剎那之间。当时拥有五千七百人的华侨,就有一千七百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个数字竟达全居住人口的三成左右,堪称史无前例的大悲剧。不仅市街道路遭到破坏,甚至横滨港湾设备、机能也都不能幸免。以致于开港以来从事有关贸易的人、事、物均面目全非,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为了逃避中国国内战乱,或为生活重辟新天地,不惜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中国沿海居民-------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其中不乏怀有一技之长,所谓“三把刀”的裁缝师、理发师、调理师。经由这些人历尽沧桑,苦心经营,奠定了中华街的基础。

  横滨大空袭,与昭和战争有着息息相关。也大大的改变了横滨华侨历史。关东大地震后,横滨复苏迟缓。但由于1935年在邻接中华街的山下公园,主办了一场复兴博览会,“中华料理的街道”(其时名称仍为南京町)因此一举闻名,而被众所皆知。随后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及珍珠港偷袭事件。横滨历经了所谓「十五年战争」的黑暗期。导致多数华侨归国,一切的华侨团体活动不得不被迫停止,继之而来日本即处于战时体制,中华街也在它的的管理下。

  地震及战争两者破坏的影响,历经了22年凄惨的岁月(号称为战前昭和)。再加上中日国家之间的战争扩大,日本国内实施经济统治政策,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本书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将战乱中,横滨华侨如何苟延残喘,死里求生的惨痛经验及感受公诸于世。留下宝贵的证言者,当年多数是30岁以下当的青少年,经由本人实际经歴口述而完成。在他们的眼中,现今平民百姓丰衣足食的生活,实在是无法想象的光景。此外,如能同时达到增进对横滨中华街的认识,及共同生活于此间的人们,能进一步互相的理解,共求发展,是所庆幸。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百余本终战年学校日记现存 详记战争下的校园生活
京大将昭和初期研究带出骨骸移交给冲绳今归仁村设施保存
东江纵队交通总站旧址纪念碑正式揭幕
冲绳回归日本53周年 民众向游客讲述历史与现实
日本文化厅启动“历史工艺守护计划”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公开一批战后历史档案
京都大学启动平安时代文献数字化项目
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江户测绘:伊能忠敬与他的时代”展览
奈良县明日香村的高松冢古坟修复工程正式完工
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更新
东京大学历史系发布明治维新(1868-1912)女子教育研究
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飞鸟寺与奈良时代(710-794)佛教”展览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启动江户时代(1603-1868)长崎贸易档案数字化项目
兵库县姬路城完成战国时代(1467-1603)城郭修复工程
京都大学考古团队在京都市郊发掘一处平安时代陶器遗址
日民间团体举办学习会 史料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日本展出2.2米长金扇马标 纪念德川家康
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在日本明信片上
日本历史上曾经搞过计划生育
直至大正天皇,200多年来日本的历代天皇均非皇后所生
日本发现1887年在新潟县拍摄的日食照片
日本的历史,就是一个技术赶超国的发展史
日本丰田天理两市的前世今生
日本发现大笔战前邮政存款 总额达46.5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