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死于乱军之说。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 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 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四是吞金而死之说。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五是流落于民间之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盖另有所长。如果以“长恨”为篇名,写至马嵬已足够了,何必还要在后面假设呢?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 陈鸿的《长恨歌传》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 |
丰腴美妇杨贵妃 受皇帝百般宠爱 是自杀还是逃亡日本?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周振鹤:杨贵妃怎么到了日本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逃亡到日本?终于有答案了!
假如杨贵妃没有死 如何帮她偷渡去日本?
杨贵妃诈死逃亡至日本!山口百惠竟然是杨贵妃的后代?
杨贵妃明明在马嵬坡被勒死 坟墓为何跑到了日本
揭秘:杨贵妃为何竟会成为日本人的观音菩萨?
在日本为何给杨贵妃观音像男人一样长出小胡子?
马嵬坡缢死的是侍女 真实杨贵妃日本渡晚年
杨贵妃到底魂归何处?她真的东渡日本了吗?
杨贵妃是否流亡日本:日女优竟称是她后裔
自缢之死是历史骗局?杨贵妃的确逃到了日本
杨贵妃并未自缢而是逃亡日本?
唐朝秘闻:揭秘杨贵妃出逃日本的历史真相
揭秘:杨贵妃死在了中国 为何陵墓却在日本
揭秘:杨贵妃死在中国 为什么陵墓在日本
破解杨贵妃生死之谜 美人逃到日本?
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逃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