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能被人们了解并记录的,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历史,尤其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都掩藏在黑暗之中,不为所知。但是失落的历史不一定不精彩,它们可能有过传奇的故事,也可能有过杰出的创造,只是我们不知道了而已,偶尔发现一个,也许会让人惊叹不已。
谢田
火焰型土器
7月3日到9月2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特展“绳文:一万年美的鼓动”,向人们展示了日本史前艺术时代——绳文时代的特色。
绳文是日本第一个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时代结束以后,从一万三千年前开始的时代,持续了一万多年,直到公元前400年后消亡。绳文时代开端的标志,是陶器的发明。陶器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绳文的万年陶容器曾经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陶制容器,直到前几年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两万年前的陶罐,才打破了绳文的记录。绳文陶器以陶罐为典型,可以用来装物、煮食。绳文其实就是绳纹,因陶器上的纹样而得名。
绳文的一万年历史分为草创期(距今13000-9000年前)、早期(距今9000-6000年前)、前期(距今6000-5000年前)、中期(距今5000-4000年前)、后期(距今4000-3000年前)、晚期(距今3000-2400年前)六个时代。从草创期开始,陶罐上就有了隆起的纹样,后来纹样逐渐变化。世界各地的史前文明都有陶器,虽然器型各有差异,但艺术创作多数来自于彩陶,中国甘肃的马家窑文化就是个典型。绳文文化的陶器虽然也会上彩,但他们主要以奇特的陶器样式闻名于世。绳文陶器最特殊的一点,是其口沿上变化多端。绳文早期的陶罐上,口沿部就出现了不正常的起伏,到了绳文前期,一些陶器的口沿上有了鸟、蛇之类的动物装饰。到了绳文中期,奇怪的火焰型、王冠型的陶罐大量出现,成了世界史前艺术史上的一道风景。绳纹特展上有一个国宝展厅,展出了来自绳文时代的六件国宝级文物。其中第一件就是绳文中期的“火焰型土器”,1936年出土于新泻县马高遗址。这是个深腹陶罐,器身上满是花纹,口沿部有四个造型复杂的大凸起,大突起之间还有小凸起,仿佛火焰造型一样。虽然造型复杂,但是360度看上去都很和谐,一看就是技术和艺术高度娴熟的作品。日本挖掘出不少火焰型土器,这件作品由于工艺完美,出土完整,成了其中的代表。
这种陶罐本来是用来装东西和煮炊的,但是独特的口沿让这两个实用功能都变得很困难。考古学家发现,经常有某地的大中型艺术陶罐在其他地方出土,这种艺术陶罐不太方便装东西,运输也困难,最大的可能是将陶罐本身作为有价值的宝物来进行交换。
绳文艺术除了陶罐,另一个突出的成就是土偶,也就是陶土烧制的偶人。日本有六个绳文时代的国宝,其中五个都是土偶。这些土偶造型奇特,全都是女性形象,有些还明显和怀孕相关,如来自绳文中期的名品“绳文的维纳斯”。有推测认为,这些土偶可能都是女性制作的,因为当时的男性主要都在外面从事采集、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
绳文时代的古人们创造了如此精美的史前艺术,他们是什么人呢?后来去哪里了呢?他们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吗?这个问题本来是无解的,因为绳文时代没有文字,但是现代科技居然可以给出答案。
在距今十万年到一万多年前的冰河时代,海平面比现在要低,日本列岛和欧亚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于是就有史前人类可以从大陆走过去,其主体来自于日本北方的东西伯利亚。日本的研究者挖掘了绳文时代的坟冢,发现了绳文人的尸骨并提取了DNA,然后发现他们属于广义上的蒙古利亚人种(通称黄种人)。不过,他们和其他的黄种人差异很大,而与之基因最相似的是日本北海道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
通过研究可知,绳文人还处于狩猎采集的时代,没有农业,使用石器。在公元前400年后,来自大陆的弥生人渡海入朝鲜,他们种植稻米,使用青铜器,然后用先进的大陆技术征服了绳文人,这些弥生人才是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在日本的历史上,绳文人的后代被称为“虾夷”,一直是被征服的对象,日本幕府时代统治者的名号就叫“征夷大将军”。虾夷一路溃退奔逃,只在北海道延续到了今天。后来绳文人女性有很多被弥生人强占,生育了后代,所以日本人从南到北都有绳文人特殊的D型基因,不过,只有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是以D型基因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日本人是少量绳文D型基因和大量大陆基因的混血,所以日本人和中国人在外形上很相似,但是有时候又会有一点不一样,这就是混血的结果。
阿伊努人在日本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落后的虾夷,所以当近代考古学者发现精美的绳文陶器时,没人想到这会和阿伊努人的祖先有关,更没人会想到日本现代人还保留有绳文人的基因,是科技考古还原了真相。而绳文时期的艺术则告诉人们,除了农业文明之外,狩猎采集的古人也有美的追求,也有天才的创造。他们有比历史书上更遥远的历史和更寂寞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