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汉字流通的成立过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字研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23 19:49:0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八、佛教的传来和汉字的普及


关于日本佛教的传来,有权威的学说是552年和538年两种说法。但是,不难想象佛教在这以前已经作为个人信仰由舶来人带到日本。


《日本书纪》有:钦明天皇十三年(552)10月百济的圣明王派遣西部姬氏达率怒唎斯致契奉上释迦佛金铜像一尊、幡盖若干、经论若干卷的记录。另外上表,讲述广泛礼拜佛之功德,推进日本列岛的国王归心于佛教。《日本书纪》“是法,于诸法中,最为殊胜,难解难入,周公孔子尚不能知,此法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辩,无上菩提”,引用了《金光明最胜王经·寿量品》“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于诸经中,最为殊胜,难解难入,声闻独觉所不能知,此经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辩,无上菩提”之句,因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是700年代初期由唐朝义净翻译的,也有判断552年之说不可靠的学者。


《上宫圣德法王帝说》(824年以后完成)、《元兴寺迦蓝缘起并流记资材帐》(724年完成)记载,钦明天皇的“戊午年”由百济的圣明王传来佛教。但是《日本书纪》记载的钦明天皇治世(540-571年)不存在“戊午年”的干支,所以也有钦明天皇以前最近的“戊午年”(538年,根据《日本书纪》为宣化天皇三年)是有权威的说法。现在以两书中共同的“戊午年”为538年的说法最有权威性。


总之,佛教的传来如果是6世纪前半期的话,与其相应,把佛教传到日本列岛的朝鲜人、接受佛教传入的日本人为了掌握佛教的教义而学习汉字大体上是事实。日语中留存很多吴音也受到佛教传入的很大影响。


吴音是汉音传来之前从南朝(宋、齐、梁、陈)传来的汉字音。5、6世纪引入日本,一般来说,南朝的长江下流的发音直接或者经由朝鲜半岛的百济引入,其发音不只是长江流域,表示的是中国整体的汉字的古代系统发音。关于吴音是否确实是南方系统的发音,没有证实的史料。从朝鲜半岛的百济佛教等多数文物流入日本时,吴音也一起流入。像以对马音、百济音的别名来表示那样,古代日本人考虑吴音是从朝鲜半岛传来的,吴音在佛教用语、律令用语中较多使用,之后汉音引入后也一直使用,并沿用至今。《古事记》的万叶假名指出了使用的是吴音。


汉音在南朝(宋、齐、梁、陈)结束,源自隋代以后由遣隋使等带进的汉字发音。南朝隋代灭亡,北朝的隋唐统治整个中国。唐朝吴音不能理解,日本也有必要学习唐朝使用的汉音。在汉字的正宗中国,唐音在整个中国使用时吴音消失,隋唐音(汉音)成为通用语。


同一汉字的吴音和汉音的读法如下表:



从表中可见,现在多数使用吴音,可理解为吴音先流入日本列岛固定后汉音流入。


九、书法用具和木简是汉字普及的证据


《日本书纪》的推古天皇十八年(610):“高丽王贡上僧昙征法定,昙征知五经,且能作彩色及纸墨,并造碾硙。”由此可看出纸、墨的传来情况。有纸、墨当然也有砚台、毛笔,或许当时已经从中国或者朝鲜半岛引进过来。现已发现平城京出土了大批砚台。


视为日本最早的考古资料的木简是大阪市中央区难波宫迹出土的木简,用万叶假名写的和歌“皮留久佐乃皮斯米之刀斯”。发现地点是难波宫的西南角,为营造宫殿填拓的山谷,视为7世纪中叶之物。因为难波宫是652年完成的,推测是其前后之物。另外,在难波宫迹发现了7世纪中叶的日本最早的木简。此木简是为营造难波宫从填拓的山谷中发现的。木简推断为货签木简,表面记载有“斯斯一古”、“宍(肉)一笼”。笔者考虑以木简的出土为汉字普及的根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