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胡蝶曾以息影拒日本电影邀约 逃亡丢失积攒珠宝



昆明:


集聚200多名教授,西南联大9年光阴付苦茶


此时,在抗战大后方的云南昆明,聚集着另一批中国文化精英——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等二百多名教授和上千名学生集体内迁,在昆明成立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南开校长张伯苓、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长梅贻琦共任常委,聚集了文史学家陈寅恪、数学家华罗庚、社会学家潘光旦、语言学家王力、国学大师钱穆和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大批中国顶尖的学者、教授。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正式开学,因是战乱中仓促创建,校舍十分简陋,多是土坯墙、铁皮顶的平房,作家董纯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西南联大:马口铁做的屋顶,下雨时,雨点打在屋顶上叮当作响,有时声音大得让人听不清讲课,当年曾有一位教授无奈而风趣地宣布,现在停课赏雨。


当时,昆明物价飞涨,别说学生,很多教授都兼职维持生计,历史教授吴晗曾被迫把藏书当给云南大学图书馆,闻一多则挂牌刻印章补贴家用。


由于联大图书馆条件简陋,座位很少,很多师生不得不到街上的茶馆批改作业,写毕业论文。当时有句流行语,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意即满城的茶馆都是联大师生们的课堂,作家汪曾祺曾是联大的学生,他写诗回忆当年泡茶馆时的情景:厄囊空亦可赊,枯肠三碗嗑葵花,昆明七载成何事,一束光阴付苦茶。


汪曾祺记忆更深的,是当年联大师生们“跑警报”,所谓“跑警报”是师生们对躲避日军空袭的戏称,汪曾祺后来在文章中专门记述了当年的情形: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


那时,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用旧碉堡当气象台教学,烧木炭做化学实验,以算盘代替手摇计算机,正是这种豁达、自信与苦中作乐的精神,支撑西南联大顽强生存了九年。曾任联大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在《国立西南联大大学校史》前言中这样写道:西南联大在其存在九年中,不只是形式上弦歌不辍,而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秀人才,西南联大,这所实体虽今日已不复存在的大学,其名字所以能载入史册,其事迹所以值得人们纪念,实缘于此。


上一页  [1] [2] [3] [4]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为什么日本要挑起一二八淞沪之役?
蒋介石曾与日本争夺毒品市场
霍元甲墓穴被打开,尘封79年的死因真相大白,日本人集体沉默
史上今天:没打大力士日本人的霍元甲去世
皕宋楼藏书秘密流入日本真相 清政府难辞其咎
日本人称“人间魔鬼”的中国人是谁?
近代日本研究中国的第一部大著《禹域通纂》
揭秘抗战时期十大汉奸的下场:汪精卫患病客死日本
援救与杀戮: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血色记忆
谁是“九一八”事变始作俑者:日本天皇未批准
历史秘闻:民国大量日本女子曾到上海卖身
日本的刘邦后裔宗谱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