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大阪城与丰臣秀吉


(天守阁)


在日本,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大阪城。大阪城是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对各国的世界遗产都十分感兴趣。因为我认为凡能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必定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和特别之处。


在通往大阪城的路上,日本导游就滔滔不绝地讲大阪城的历史,讲曰本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大枭雄,讲他们三者的关系。比喻说日本战国统一如果是一块饼的话,那织田信长就是种稻子的人,丰臣是做饼的人,而德川是这块饼的享有者。也有比喻说织田信长是揉面团的,丰臣秀吉做面条的,德川家康就是专门煮面来吃的。


原来日本和中国一样,历史上也有战国时期,他们的战国时期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那时,武士道盛行,国家除天皇在京都外,其他都被大名占据,大名就相当于中国战国时代的王侯;当时各大名都想进京都挟天子以令天下,所以纷争肆起。斗来斗去是丰臣秀吉大胜,统一了日本。


丰臣秀吉(1536—1598),他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是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他出身寒微,八岁丧父,随母改嫁,做了拖油瓶,连姓都没有。因少年时生活太过贫苦,身体瘦弱,所以他长的像个猴子。丰臣秀吉自幼顽皮机智,永不服输。当他离家流浪、三餐不继之时,依然夸口要夺取天下,拯救万民。他从牵马的低微仆从起家,一步一步跃登霸者之尊,得以一匡天下,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的百年纷争。


大阪城是于十六世纪由丰臣秀吉1583年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兴建工程。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也是由各地诸侯捐献而来,并且在三年内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个长达12公里 的石墙,估计约动用了50 万块的石块。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然经过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从残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怀想当年德川与丰臣交战时的惨烈情形。大阪城入口处的巨石听说有13吨重,不知当年苦力们花费了多大气力与血汗才得以镶钳竖立在石壁之上?


我们不是研究历史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看看大阪城,了解一下丰臣秀吉的简史,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思想上没什么条条框框,他不象日本社会中上层那样对中华文化奉若神明,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的思想。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他派兵入侵朝鲜,妄想将中国征服,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当然他最终失败了,被明军赶回了日本岛。不过这是此后数百年来日本征服亚洲思想的发端。中国人要看到这一点,铭记这一点。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