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其他 >> 正文
古代日本上有两种东西没学中国

公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次年圣德太子执政,制订《冠位十二阶制》、《宪法十七条》,这是日本大化革新的先声。


607年遣使朝隋,次年再派遣隋使,高向玄理(?~654,640年回国)、旻(?~653,632年回国)、南渊请安(640年回国)等留学生、学问僧一行八人同行,这些人在隋、唐生活二三十年,目睹中国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兴隆,学成回国后受执政当局的重用。


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遣唐使知识分子的推动下,日本大量甚至全盘的吸收中国文化。然而,日本所接受的唐风文化中,却没有科举制及宦官制度?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对于科举制度,没采用,可能是不愿采用,也有可能是不需要。假如是不愿采用,那么当时日本一定有了更好的制度,才能认为中华文化在科举制度上存在缺陷,所以不愿采用。


但是,以当时隋唐时期的国势,及大化革新的急切来看,如果说日本当时已有更好的制度,就好像说不过去。而且当时的日本虽然完成了统一,但是还未有文字,刚刚才由部落向封建社会蜕变,其统治制度可能不是十分的健全,不像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秦统一中国也有八百多年,制度完备。


因此,当时的日本人对于华夏的科举制度,应该不是不愿采用。


那么对于宦官制度又为什么不采用呢?


阉宦即宦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俗称“太监”。中国的宦官,从可记载的信史开始,便屡屡见于正史野集,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但是,宦官并不是中国惟一的独特的历史现象。


据考,宦官具有很强的世界普遍性。距今三四千年前,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印度王国,都曾出现过宦官这一特殊群体。


所以,太监并非中国专利。


(宫女即便再有良好的身材,没有推荐,也只能和太监一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有一个叫桑原鹭藏(1870~1931)的人,大正十二年(1923年)写了一篇八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在大阪的报纸上,题目是《中国的宦官》。他说:“独我国自隋唐以来广泛采用中国的制度文物,但惟有宦官制度不拿来,这不能不说实在是好事。英国的斯坦特曾发表论文《中国的宦官》,一语道破:东洋各国如此普通的宦官制度在西洋却不太流行,这完全托孝德天皇的福。然而,我国丝毫不指望宗教的力量,竟然不沾染此一蛮风,岂不更足以自负。我们就此也必须十分感谢我国当时先觉者的思考辨别。”(见《桑原鹭藏全集·东洋史说苑》)


中国人对宦官没有好感,也就情不自禁地佩服一下日本人,并不是什么都学人家的。


没有太监,日本皇宫里的侍卫被称为武士,婢女被称为女仆。


古代日本由于信仰佛教?


中国何以有宦官?桑原写道:“中国人是嫉妒心极强的国民。为避免男女嫌疑、慰藉嫉妒心,使唤中性的宦官,或许是顺理成章。”四十年后,三田村泰助把桑原鹭藏的文章敷演成书,题为《宦官》,照他的意思,宦官是伴随征服异民族这一现象而发生的,日本古代社会不曾和异民族广泛接触,更不曾征服他们,岛国成为造不出宦官的决定性条件。后又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不再搞这么残酷的勾当。


畜牧业不发达?


说日本古代穷,这倒不是无中生有,看看德川幕府的将军每天都吃什么,就能多些感性认识。根据铃木由纪子《大奥之奥》的记载:将军的菜谱很少变更,主食是米饭,副食包括三菜一汤,三菜包括烤鱼(日语称“烧鱼”)、香物(就是渍菜)和炖煮蔬菜(野菜煮),再有就是汤了。特殊的时候也不过再加两个菜而已。菜肴首先由“膳奉行”尝过,经过一段时间证明无事,乃进于将军食用。将军的膳食中很少山珍海味,菜单一般都很平常。


就这菜谱,天天如是糊弄我们家闺女都不容易,一个将军居然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吃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


既然如此,养这么多老婆不是很困难吗?


(没有皇帝宠爱的贵妃,只能在冷宫寂寞至死,陪同她的,也只有宫女。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历史记载,这位德川家齐的四十个妻妾,的确给幕府的财政带来了重大负担,德川家齐把自己的孩子差不多都送出去了给诸侯作养子,可能就是付不起这么多的赡养费。平时只有十六个伺候将军,还有二十四个给将军当长工呢。


这可能就是日本不愿多养几个太监的原因吧。


绝育手术根本学不来?


和吃肉的游牧民族相比,日本是吃米的民族,畜牧业落后之急。虽然弥生时代也养过猪,但不知何故,平安时代以降,直至17世纪,不再饲养。这样的民族自然不关心阉割,不会骟马,也不会骟人,终于没骟出宦官来而且那些日本医官给太监做手术做一个死一个。


或许正如《三国志》记载的那样,日本女人不淫,不妒忌,那就无需阉割了男人以维护她们的贞洁。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