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周恩来揭秘:毛主席为何决定不向日本索赔



翻译错将田中谈到日本侵华战争 的伤害译成“添了麻烦”


在抵达北京的当晚,田中出席周总理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时,发生了一个曲折。那天,我和唐闻生分别担任周总理的日文和英文翻译。按惯例,领导人的讲话由本国的译员来翻译。田中的随身翻译是在台北学的中文,他将田中在答谢辞的一句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轻描淡写地译成了“添了麻烦”。这时,宴会厅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站在周总理一侧的唐闻生立时表示不满:“怎么这么轻飘飘的?”周总理听到了小唐的话。我知道这句话日文的原词,也觉得翻译得不好。日文的那句话,如果翻译的时候在词汇的选择上更贴切些,更符合原意些,在词汇上带有道歉的成分,就是将道歉的意思表达得更好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但翻译却选择了轻飘飘的“添了麻烦”的表达方式。周总理当时很平静,是在第二天正式会谈的时候才提了出来。当天,款待客人的礼节还是顾及到了。


第二天会谈时,周总理严肃地说:“你给路过的女孩子的裙子上洒了水,你可以说‘添了麻烦’,这个怎么能说‘添了麻烦’呢。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那么多的伤害,怎么是一句‘添了麻烦’就能解决的?!连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不能接受的!”


在这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为田中的这句话,我每每要接受日本记者的采访,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逢五逢十的纪念日,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问题却总还是这一个:是不是田中当时就是这么说的?翻译也是这么翻的?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也总是这样的:田中的原话用得不合适,翻译也不妥。如果翻译时带点道歉的词补救一下,也是可以的。原话本来比较暧昧,再加上翻译就更暧昧。什么叫“添了麻烦”,听上去轻飘飘的,给中国人的感觉就是一点也没道歉,这是不能接受的!


当时我就想过,翻译不仅仅只是一个传声的机器。我们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老人家对我们翻译工作要求是很严谨的,他鼓励我们要做到博学多才,要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对工作对象要做到十分了解。他自己更是做在了前面。田中来访前,周总理就特别要求我们看田中1972年6月担任首相前写的《日本列岛改造论》,里面有田中的政治倾向和施政方针。他还嘱咐我们,尤其是谈判时的翻译更要严谨,特别是条约性的译文,一点也马虎不得。他在日本留学过,我在翻译的时候他会仔细地听。他很体谅翻译。我在翻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候,第一条还没有翻译完,他就小声地帮我提示第二条,当时我特别地感动。


田中评价周恩来: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


周总理跟毛主席一样,在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生活习惯,晚上工作,凌晨休息,中午起床。这是周总理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但为了田中,他要改。田中在家的时候有自己的豪宅,有院子,还养了锦鲤,他习惯早睡早起,每天5点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生活很规律。田中要来华,周总理事先就交代下去:“我得将我的生活习惯调整得跟他比较接近才行,所以,今后晚上10点钟之后就不要送简报了。”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尽管周总理要求工作人员在谈判期间10点之后不要再送简报了,可实际上还在送,他看材料还是看到很晚,有时候三更半夜要材料的情况都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