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鸦片战争前日本还视中国为天朝 明治维新开启野心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   更新:2016-3-18 9:17:4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明治时期的浪人武士群像


日本明治时期的浪人武士群像


1840年的鸦片战争,冲击的,不仅是幅员辽阔的中国。它给岛国日本带来的,同样有巨大的冲击波。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给日本造成的冲击要远远大于 中国。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日本引起的震荡是举国性的。对于岛国日本来说,几千年来,一直都以不远的中国为榜样,中国一直是日本的老师,也是世界的中 心,但这样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竟然轻而易举地被西方打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个孩童心中力大无穷的巨人,竟然三下五除二地被一个外来人轻易击倒--轰然 倒塌声中,那种恐慌和失落肯定是致命而彻底的。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个散落在太平洋的岛屿之国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与文化上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理环境对于民族性格的影响来说,这个一直被汪 洋包围着的民族在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岛屿人才具有的恐慌意识,他们一直有着寻找归宿的靠岸心态。这种天生的陆地意识和求生感,决定了居住在岛屿上的人们必 然要向外扩张,并为此进行疯狂的努力;也决定了他们具有高度的警觉和攻击性,他们能迅速察觉恐惧的存在,然后,一旦意识到危险时,便会如野兽般一跃而起, 先下手为强展开攻击。


1853年7月8日,当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准将率4艘海军舰队来到日本,要求日本开港通商时,日本没有进行抵抗。他们不是不想抵抗,而是实力相差太大 了,抵抗无疑就是送死。而且,日本已从中国鸦片战争中吸取了教训。几天后,日本允许美国官兵上岸,市政最高官员浦贺奉行以总督的名义接受了佩里递交的以蓝 色天鹅绒包着的国书。


黑船的到来引起了日本巨大的震动。不久,佩里再一次率领舰队来日本。1854年3月,日本幕府几乎全部接受佩里提出的要求,签署了日本与美利坚合众国的亲 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日本开放下田和箱馆两处港口,向美国人提供淡水、粮食和煤炭;亲善条约还规定了最惠国条款,承认美国在下田驻领事的权利。随后 几年,俄国、荷兰等国也相继同日本缔结了亲善条约。日本锁国的大门彻底被西方列强打开。


国门大开促使了日本自身的分化与改革。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在日本历史上持续600年的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 1868年4月15日,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这是一个推动国家变革,开启变法图强大幕的总纲领。从此,日本进入明治时代,决意向西方学习,对日本 实行全面改革。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代表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考察,代表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 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3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这支庞大的日本政府代表团共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共花了1年零10个月 的时间,在此之后,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报告。这个团队规模之大,政府投入之巨,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的交往历史 上,都可以称得上前所未有的。


行进在陌生的西方列国之中,这支日本政府团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着发达国家的营养。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的结构 和方式,都使他们着魔。这支日本代表团的工作重点就是调查和研究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制度,探讨将西方制度移植到日本的可能性。使节团 到达美国后,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工作要点中有这样一句话,集中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初衷:“我东洋诸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而欧美各国之 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业,尽皆超绝东洋。由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特使我国国民起速进步至同等化域。”


在德国,日本使节团似乎找寻到了自己国家发展的模式。刚刚完成国家统一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欢迎日本使团的宴会上实话实说:如今世界各国,虽然都说要 以礼仪相交,但那毕竟都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段带有嚣张气焰的大实话让日本人茅塞顿开。他们不仅认同了俾斯麦的强权政治说, 也醉心于德国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化的进程,以国家的力量来推动本国各方面的进步。同时,他们也在内心当中认可了一种方向,那就是军国主义 的扩张国策。


从溯源的角度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比清国的洋务运动要整整晚8个年头。当清国在8年之后仍是羞羞涩涩地推行洋务运动的时候,彼岸的日本一开始,就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这场快速蜕变定位为脱胎换骨。


为了迎合西方文明,显示日本的开化,明治政府耗资18万日元,费时3年,在东京修 起了一座洋楼--“鹿鸣馆”,作为接待外国客人的迎宾馆。从一定意义上说,“鹿鸣馆”像一个晴雨表一样,向日本国民传达着一种信号。明治政府的达官贵人和 外国官员经常在这里大摆酒宴,举办各种西式晚会。在这里,首相伊藤博文更像一个政治明星一样,经常在这里举行大规模的化装舞会,闹得满城风雨。不仅如此, 为了向民众传达彻底西化的信号,并不真正信仰基督教的伊藤还经常往教堂里跑,以示对于西方宗教的热爱。伊藤做这一切,就是向社会传达着一种新的信息,那就 是日本国准备“革面洗心”了。


在此之后,日本与清朝洋务运动采取了相同的方式,那就是全力近代化和工业化。显然,日本的改良派所遇到的阻力更小,行动也更迅捷。当清朝的士大夫阶层慷慨 陈词地争论购买西方“奇技淫巧”的机器会伤害民生,修铁路会损伤地脉的时候,明治政府已开始大规模地引进外国专家、技术和设备了。仅1868年到1875 年间,日本政府聘任的外国专家人数就达到了2497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清国。明治政府给予外国专家的待遇也高,其薪俸均超过本国的高级官员。就这样,日 本在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上远远超过了清国,如果说清国的现代化像一艘硕大的货轮喘着粗气在浅滩中航行的话,那么,日本的改良则像一艘迅速的军舰一样早已进入 深水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已迅速成为令世界刮目的新兴国家。


经过近代化的工业浪潮,日本像一头吃饱了食物的狼一样,变得茁壮强大起来。第一时间里,俾斯麦强权政治的话语便如录音机一样在他们脑海里回放了。日本首先 把目标对准了不远处身患病症的清国,在新兴的日本国看来,这个病入膏肓的东方大国已不可救药,与其让西方列强慢慢蚕食,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吃了这个猎物来 壮大自己。贪婪的岛国开始觊觎着,寻找着攻击的时机。依旧迷糊的清朝仍惺忪着眼,对身边的这个小国不屑一顾。清朝的傲慢越发激发了这个小国的自尊,清朝的 懈怠,更加剧了日本的进攻欲望。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历史:

  • 下一篇历史: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浮世绘:日本江户时代的百科全

    上世纪日本最大地震 将城市移平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为何征服不了

    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拉开了与中

    日本正仓院特展记 :东渡的盛唐

    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