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日本战后最长增长周期达74个月 为何民众缺乏感受?

日本“战后最长增长周期” 为何民众缺乏感受?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1月30日发表题为《缺少实感的战后最长增长周期》的文章称,日本政府29日公布的1月月度经济报告显示,始于2012年12月的经济增长周期有望刷新战后最长纪录。此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达到了74个月,超越2002年2月到2008年2月的73个月的纪录,但是经济增长率和工资上涨幅度却偏低。有观点认为,这次的经济增长“缺少实感”。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停滞不前,新的增长战略蓝图尚未绘就。


参考消息网编译全文如下:


“经济景气的波动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吧。”1月下旬,一名在日本东京都江东区的一条商店街上购物的女士表示。


这名66岁的女士居住在东京都的都营住宅,房租每月4万日元(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4元——本网注),直到去年还在邮局做合同工,月收入约13万日元。现在仅靠每月7万多日元的养老金根本不够生活,通过银发人才派遣中心的介绍,她又找到了一份月入5万日元的工作,但日子依旧过得紧紧巴巴。


另一位在商店街经营熟食店的男店主也感叹说:“这几年好像没怎么感觉到经济增长。”


这家熟食店已经有70年的历史。据店主说,现在的销售额只有泡沫经济时代的六成,关门的铺子也越来越多。


2012年12月开始的这一轮经济扩张主要是由企业带动。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日元贬值和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改善了以出口为主的相关行业业绩,丰田汽车等大企业也为取得史上最高营收而倍感激动。


根据财务省针对法人企业的统计,全产业(除金融和保险行业外)经常项目利润在2013年度达到59.6万亿日元,时隔7年再创新高。此后,这一数字连续五年被刷新,到2017年度已经扩大到83.6万亿日元。在良好业绩和人手短缺的双重作用下,有效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本网注)也超过泡沫经济时代的高水准。


但另一方面,工资增长却始终乏力。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2018年,主要企业在春季劳资谈判(俗称“春斗”)中确定的工资增长率为2.26%。


据了解,2014年日本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官制春斗”以来,工资增长率保持在每年2%,远低于1990年泡沫经济时代的5.94%。占据日企业九成以上的中小规模企业,其工资增幅更是赶不上大企业,这也是导致老百姓(603883)对经济增长缺乏切身感受的重要原因。


2008年的雷曼事件冲击后,位于大阪府寝屋川市的金属加工企业“朝日热处理工业”遭遇大型电机制造商订单骤减的变故。通过开拓新的客户,这家企业的销售额终于在2017年度回归了1990年度峰值时的水平,但最终收益仍然不及当年。由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已经74岁的社长村田茂说:“本月中旬后,订单又开始下降,对于涨工资不得不采取慎重的态度。”


据日本政府统计,在此轮经济增长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实际增长率按年率计算只有1.2%,远不及高速增长的“伊耶那岐景气”时代的11.5%,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泡沫经济时代的5.3%,甚至低于迄今为止最长的增长期——2002年2月到2008年2月——时的1.6%。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茂木敏充在29日的记者会上强调说,目前日本经济已经显现出健全增长的迹象,但这与非正规就业人员和小微企业的感受存在差异。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新家义贵指出:“经济停滞不前的感觉正在增强,如果2018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只有很小的幅度,那可能会在未来出现2018年全年陷入经济衰退局面的认定,这样一来眼下的经济增长周期也就成不了战后最长了。”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以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为拐点开始走低,其中也有少子高龄化程度快速上升的影响。1995年,日本仍有8716万的劳动年龄人口(15到64岁),而到了2017年只剩7596万人。与此同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14.6%上升到27.7%。消费意愿强烈的家庭(如需抚养孩子的家庭)和年轻人都在减少,导致国内市场萎缩。民众对于医疗、看护和年金制度的前景缺乏信心,也让消费变得更加节制,占到GDP六成的个人消费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转型的迟缓也被认为是低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IT革命,微软、苹果等大型企业崛起。而在日本,最能赚钱的仍然是汽车、电机等传统制造企业,同时日本还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的亚洲国家的挑战。


此次日本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中,制造业巨头们的确担纲主力,他们克服了严峻的形势,在美国等海外经济坚挺的东风下实现了出口增加以及由日元贬值、美元走强带来的利润扩张。然而,依赖外需的脆弱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因中美贸易战激化等原因导致世界经济骤然放缓,日本经济可能也会重新陷入低迷。


据野村证券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企业市值总额排名最高的十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日本,比如丰田汽车。但截至今年1月,10家企业中8家都被微软这样的美国IT企业占据,日企中排名最高的丰田也仅列第35位。历届日本政府都提出,将培育新产业和放宽监管作为增长战略,但却没能像美国那样诞生出能够引领经济增长的新产业或者企业。


此外,中央和地方的债务余额正在不断增加,过度的支出也让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日本银行实施的宽松政策尚未有退出的迹象,但无论是在财政还是金融层面,能够应对下一次经济衰退的政策空间已经不多了。(编译/刘林)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