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倭寇”,人们都知道那是不断滋扰我国沿海各地的日本海盗。可是你绝对想不到,早期日本倭寇的“带头大哥”,竟然是中国商人王直。
王直(《明史》里称汪直)是徽州歙县人,出生于1501年。由于同乡的关系,年轻时就成为“徽商”代表人物许栋的得力干将。二人一直从事海上贸易,其实就是明政府严令的海上走私。在南洋一些外国商人的支持下,他们拥有了一定的海上作战能力,亦盗亦商,不断地滋扰沿海地区,舟山的双屿就是他们从事海上走私贸易的“根据地”。
为了平息沿海地区的骚乱,明政府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派浙江总督朱纨率军突袭并扫平了双屿。朱纨的强硬做法,触动了当地商人的利益,认为“这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于是,他们勾结朝廷官员攻击朱纨,最后导致朱纨忧愤自杀。“双屿之战”后,“徽商”首领许栋逃逸,不知去向,王直则集结残兵逃到了烈表山(又名烈港)。
烈表山位于定海县偏北五十里的海中,与东南面的金塘山只有一港之隔,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筹海图编》中提到:“王直,少落魄,有任侠之气。及壮,多智谋,善施与”。可见王直还是有些能力和魄力的。此后,王直的部队先后剿灭了卢七、沈九、王丹等几股海盗团伙,巩固了其在海上的霸主地位,兵力和实力也都得到了增强。
王直在海上的崛起,使得朝廷感到了威胁和不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军将领俞大猷和汤克宽分兵夹击烈表山。王直玩命坚守,但终因实力不济而失败。王直率残部在乱军之中突围,远逃到日本的平户岛(今日本长崎县)安顿下来。安顿下来后,王直与当地的日本人关系处得挺好。他招兵买马,在部队中编入了很多日本武士,建起了新的“根据地”,然后继续滋扰东南沿海,以实现他“海上自由贸易”的梦想。
在与明军作战时,王直的部队都是用日本人的装束进行伪装。从此,“倭寇”一词就屡屡出现在明朝官员的奏折中,王直也自然成了倭寇的“带头大哥”。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王直率领部队开始对浙江等沿海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日本一些流浪武士也加入其中,同行的还有散居各种的海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