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题材的日剧或者相扑比赛甚至是抗日神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日本成年男子都蓄着一种怪异的发型——月代头,即中前部被剃除,只有两边或者中间留有头发。
月代头虽然怪异,但却十分实用。这种发型始于明治时代之前,是在日本内战渐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日本武士在搏杀时往往比较激烈,长发会因此散开,遮挡住视线,不利于战斗。于是,有的武士为了方便作战,就将位于中前部位的头发剃去,如此一来,即使头发再散开,也只能散落到脸侧或者后背,极少能够遮挡面部,解决了战争中的视野问题。
![古代日本的发型这么难看,为何都喜欢留?竟然是因为这个!](http://p2.pstatp.com/large/32400014bcb2096d269)
其他的武士见此方法十分奏效,便纷纷效仿,于是月代头就成了武士之间的流行发式。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男子发型与日本男子的这种发型甚为相似,那就是清代满族人提倡的剃发发式。满族人经常需要骑射打猎、纵马驰骋,为避免额发遮挡视线,因此将前发剃去,只留后面的头发以便于枕着休憩。满人入关后,曾经下剃发令推广这种发型,并在法令中称之为“金钱鼠尾”。
其实,月代头之前的日本男子发型还算是挺正常的。日本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家,曾和朝鲜等小国一样效仿中国的衣冠发式。元代之前,日本男人也学中国在头顶梳发髻,而且武士们还带着唐朝流行的兜鍪。幕府时代中的镰仓、室町时期,民间幼儿和武士之间流行一种唐轮头。这种发型十分简朴,曾被歌舞伎者用于表演,在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之后这种朴素发型逐渐复杂化,演变成了一种极其容易散落的“兵发髻”。这种发髻由于其不实用性已经很少见了,现在只能在一些相扑运动员身上看到。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