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孝明天皇的儿子,即鼎鼎有名的明治天皇。明治天皇不仅给光格天皇之父典仁亲王追加上“庆光天皇”尊号,还将历代以来所有以“院”为称呼的先祖,全部置换为“天皇”,可谓重构天皇体系。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后期的文化十四年(1817年)三月二十二日,第119代天皇——光格天皇在位37年之后突然宣布退位,成为日本历史上第59位、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生前退位”天皇。 在中国人印象中,日本天皇形象似乎停留在“万世一系统治国家”这个近代概念上,然而从中世纪以后的历史来看,天皇权力并不大,皇权还一直处于萎缩状态。 早在元和元年(1615年)九月,江户幕府消灭死敌丰臣家之后,针对京都皇室与公卿发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强调“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还以建议形式强行规定了公卿座次排序、年号更改原则乃至官员任免原则,几乎把天皇权力都收归己有。这等于使天皇完全退出了现实政治舞台。 但就在1780年光格天皇即位之后,“尊号一件”事件却又扯动了天皇与幕府双方的神经。 日版“大礼之议” 光格天皇出身闲院宫,是四大世袭亲王之一。早在他爷爷那一辈,闲院宫就从皇室正脉独立出来,加之光格天皇本人排行第六,本来并无继承权,乃至于要送去寺庙出家。不过安永八年(1779年)后桃园天皇(第118代)去世以后,事情却有了转机。 后桃园天皇去世时,没有留下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皇室正脉也宣告中断,必须要从四大亲王家族里挑选。候选人有三个,第一位是伏见宫贞敬亲王,第二位是闲院宫美仁亲王,第三位是闲院宫师仁亲王。由于闲院宫比伏见宫离皇室正脉更近,皇室也希望后桃园天皇的女儿成为下一任皇后,于是只剩下还未婚配的闲院宫师仁亲王可以胜任了。安永九年(1780年)十二月四日,光格天皇登基称帝。 但问题来了,光格天皇的生父闲院宫典仁亲王依然健在,在朝廷之内,会出现儿子地位高于父亲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幕府《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二条规定,“三公之下亲王”,亲王家比现任的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都要低。可光格天皇岂能忍受生身父亲仰人鼻息。 天明八年(1788年),天皇通过公卿中山爱亲向幕府提交申请,给父亲加上“太上天皇”(上皇)尊号——明朝嘉靖(1522~1566年)初年的“大礼之议”(嘉靖帝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给生父上尊号争议与廷臣爆发激烈对抗),又在日本出现。 此时的幕府执政者,是后来主持宽政改革(宽政年间实行,江户幕府时代三大改革之一)的松平定信。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以“太平盛世无理由给未及皇位之人上尊号”为由,拒绝朝廷要求。然而皇室方面也不是没有准备,他们搬出了江户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主张“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要求父子与君臣必须相一致。宽政三年(1791年)12月,天皇在京都召开“群议”,参与讨论的40名公卿里,有35名同意给天皇生父上尊号,京都似乎已经没有阻碍力量。 然而事情还没传到幕府,公卿鹰司辅平先着急了。 鹰司辅平也出身于闲院宫,是典仁亲王弟弟,也是光格天皇的叔父,不过他并没有继承闲院宫家业,而是过继到公卿鹰司家担任关白(摄政)。他担心,一旦光格天皇真给了典仁亲王以上皇尊号,会引起朝廷与幕府之间尖锐对立,并不一定是好事。 鹰司辅平一方面劝说光格天皇不要轻举妄动,一方面写信松平定信,表示愿意放弃给天皇上尊号一事,然而也希望幕府能够相应提高典仁亲王待遇。与此同时,幕府内部最支持皇室的水户德川家表示力挺松平定信,仍然在世的后樱町上皇也不愿意插手这“尊号一件”。 松平定信得到书信,明白京都公卿系统并不是铁板一块,便放心大胆搞起了清洗运动。他首先以“大政委任论”为基础,主张幕府有权代替天皇处置公卿,一举将中山爱亲、正亲町公明等提议尊号之人加以处分。大棒用完了,他又对典仁亲王本人加以安抚,给后者增加了1000石收入,光格天皇便也没再继续追究。 重构天皇体系 应该说,松平定信此举并不是专门冲着天皇本人而去。就在同一时期,江户幕府第11代将军德川家齐同样提出申请,希望给自己健在的父亲一桥治济加上“大御所”(退休将军)称号,松平定信也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这一请求。既然将军这边拒绝了,那天皇那边也再无接受之理,否则便里外不一致了。 光格天皇这一次虽然没能成功给父亲上尊号,但为了恢复京都往日声威,他重新开辟了断绝近400年的石清水八幡宫与贺茂神社祭祀,某种程度上引发民间对于皇室的再度关注。文化十四年(1817年),他将皇位让予儿子,即后来的仁孝天皇,自己以“太上天皇”身份继续执掌皇室事宜。 天保十一年(1840年)十一月十八日,69岁的光格天皇去世。这位天皇一举创造了两个第一:他是从光孝天皇(58代)以来第一个不以追号称呼、而是获得谥号的天皇,也是村上天皇(62代)以来第一个获得“天皇”号的天皇。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日本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天皇并没有像中国的皇帝去世后那样得到谥号,而只是以生前居住地的地名,或死后埋葬的陵寝名作为“追号”,如村上、樱町、桃园等。有的“追号”如果用过了,还要加上一个“后”字,如后村上、后樱町、后桃园等。天皇本人也没有“天皇”号,而是以“追号+院”形式来作为天皇的称呼。 考虑到光格天皇的陵寝叫做“后月轮陵”,按照惯例他应该叫做“月轮院”。然而在京都公卿看来,这位天皇热衷于复兴“故典旧仪”“专于仁爱、播于庶民”,应该获得谥号与天皇号,而幕府这时已接触到西方列强,心思早就不在天皇身上,便顺水推舟同意了。光格天皇之后的仁孝天皇、孝明天皇,也都获得了相同待遇。 孝明天皇的儿子,即鼎鼎有名的明治天皇。明治天皇不仅给光格天皇之父典仁亲王追加上“庆光天皇”尊号,还将历代以来所有以“院”为称呼的先祖,全部置换为“天皇”,可谓重构天皇体系。 虽然日本天皇至今延续了125代,但严格来说,从明治天皇以来的近现代四位天皇明治、大正、昭和和平成,都是光格天皇的直系子孙。 2016年8月8日东京时间下午3点,当今日本天皇通过视频录像明确表达了自己希望“生前退位”的“心情”,联想到明年就是光格天皇退位200周年了,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声,恐怕多多少少也想到了先祖的所为吧! |
200年前日本天皇“退位”,所为何事?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战败后 天皇究竟如何逃脱战争的罪责?
二战日本战败后为何没有被取消天皇制度?
日本天皇为何能做到千年不倒?
《古代日本的女帝》揭开六位女天皇历史之谜
明仁天皇外交回顾 日本第一位访华的天皇
日本第一人生赢家:生在皇室,共交往3733名女友
揭秘日本明仁天皇另一面:生物学学霸 热爱中国文化
日本历任皇后真实照片,长相越来越正,现任这个最美
天皇“钻石婚”下风雨飘摇的日本皇室:成员急剧减少,后代为何逐
日本明治天皇的真实长相,对比仅存的几张照片,画像美化太多了
她是日本皇后,非常著名,最长寿的皇后
唐纳德·基恩:大变革时代的日本天皇
日本投降,美司令问天皇:你为何不剖腹?天皇沉默说了4个字!
日本最悲催的师团长,在日本投降的当天,被自己人干掉了
裕仁天皇放弃了一亿玉碎计划,宣布投降,日本国民一哭二笑三放炮
中国有武则天,日本也有女天皇,俩人相比谁更厉害?
世界上唯一不接纳日本屈服还要天皇谢罪,迄今为止还让日本害怕!
与中国大不同,日本天皇为何多是弟兄一个?
为什么没听说过日本古代有起义的,网友:日本没有统一过!
天皇制度的存在与否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日本官方曝光二战天皇独白录,重点提到1个中国城市
日本历史上唯一造反称天皇的人,死后成为四大怨灵之一
日本战后这6个方面的改革,是决定日本崛起的关键因素!
中国皇帝到了日本 日本举国上下夹道“欢迎” 历史上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