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年前,日本学生这样观察中国 “朔风卷起尘土,令人莫辨咫尺,口中尘土沙沙作响。路上的行人、车上的人都用手帕掩面,这就是燕京的飞尘吧。”在一篇题为《笛声三万里》的旅行日志中,东亚同文书院学生宇治田直义、太田文哉等人如此记录1915年7月24日他们的北京印象。这年的6月28日,这几名日本学生从上海浦东出发,一路北上,经镇江、曲阜、天津、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最终抵达中俄边境。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暑期旅行。在东亚同文书院这所日本为培养“中国通”而在上海开办的大学中,每届高年级学生都要组成调查队,花上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到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他们写下的文字,也不是普通的见闻随感。这些旅行日志以及作为毕业论文的专题调查报告,不仅要送交学校图书馆,而且要呈送日本外务省等官方机构,为日本对华政策服务。 从1901年到1945年的40多年间,东亚同文书院先后派出4000余名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对中国各地进行了地毯式立体调查。这些调查的影印本《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这200册调查手稿,既包括乘船坐车、骑马徒步的旅行日志,也有《山东省石炭调查》《南洋华侨之现状》《北京书业调查》《羊毛调查》等专题报告,既记录了中国政治局势的动荡变迁,也保留了日本学生眼中的中国社会百态。 “近代日本把对以中国为主体的亚洲大陆的实证性探查,视作日本与欧美列强竞争高下的‘使命’。日本官方、军方、商界,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目的,不断派出浪人、军人、商人、记者,潜入中国各地作周密踏查,留下卷帙浩繁的文献材料。”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认为,在近代日本关于中国调查的诸多系统中,东亚同文书院的调查历时最长、覆盖面最广。19世纪80年代中期,东亚同文书院的前身汉口乐善堂、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就开始了中国踏查,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日本战败,前后近60年几乎未间断。其调查地域遍及除西藏之外的中国各省区,深入到若干市、县、乡、镇乃至关隘、码头,还涉足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法属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虽然东亚同文书院调查材料和著述基本保存完整,然而却“藏在深闺少人识”,被利用的程度远低于声名最著的满铁调查。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方自金介绍,东亚同文书院的中国调查手稿现在分藏于中日两地。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927年至1943年书院学生提交的报告手稿,约2000本;日本爱知大学藏有1916至1935年的誊抄合订本,约650册。两地馆藏略有交叉但版本不同,但因为卷帙浩繁,查阅利用不便,学界一直少有问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冯天瑜在国家图书馆和爱知大学两地多次浏览这些文献,近代日本所作中国调查的巨细无遗、切入底里,让他印象深刻:“欧美列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掌握近代科学方法,其殖民扩张总是伴以对掠占国家的周密考察。鲁迅就曾对外国人‘入吾内地,狼顾而鹰睨’,觊觎中国主权的踏查活动深怀忧虑。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有些方面较欧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本的域外踏查,以东亚特别是中国为首要对象,这是与其侵略范围相一致的。” 冯天瑜指出,东亚同文书院的中国调查虽然是以侵霸中国为目标,但当年对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白山黑水、西域大漠所进行的周密社会调查,如今也可以视为研究清末、民国社会的史料文献,其展示的实证主义调查研究方法,也可供今天的学者参考借鉴。 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表示,《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作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成果,既是研究民国史、中国社会史、经济史、地方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又一次集中揭露,是对国人防范意识的一次警醒,对中日近现代关系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记者 杜羽) |
百年前,日本学生这样观察中国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