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天皇而死的愚将乃木希典(下)
日俄两个新老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的会战,以日方取胜而告结束。于是,被明治天皇力保的乃木希典司令官,就体面风光的完成了攻占旅顺要塞的战胜国司令官,接受俄军的投降,写了首著名的“水师营的会见”的歌词,称乃木威严深沉,对败军之将显出宽厚仁慈,彬彬有礼,而俄军司令官则衷心盛赞其盖世武功。
该歌词不仅被选入小学生课本,而且被谱成曲,广为流传,塑造一个威严仁厚的日本军神形象。其实,在这场攻防战中,乃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愚将、败将,死伤五万余没能按作战方案攻下旅顺要塞。战斗在进行之中,许多战死士兵的乃木部下家属,在东京向乃木住宅扔砖瓦,叫骂道“杀人鬼。
战后乃木将203高地改名为尔灵山,意为你们一军人魂的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炮弹形纪念碑,并赋侍一首:
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克难。
铁血覆山山形改,万人齐仰尔灵山。
在日俄会战中,乃木的两个从军的儿子也先后战死,他没有流泪,为儿子为天皇而战之死,表示死得其所。
乃木这位败军之将以其愚忠成为明治天皇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刻意塑造的一尊军神。
乃木凯旋归国后,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在其往年,还被明治天皇任命为学习院院长。东京学习院是一所为培养皇室贵族子弟为主的学校,可见明治天皇对其信赖之深。
日俄会战后,日本正式成为帝国主义俱乐部的一员,日本也正式步上了举国若狂的军国主义道路。
塑造一系列军神是日本军国存在、发展、走向侵略的军国教育所需,在日俄会战中,日本军国导向的宣传塑造了四位军神:日本海海战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日俄旅顺会战的日本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大将;另有两位在封锁旅顺港战役中牺牲的两位中级军官:广濑中校与橘中校。
通过一系列拨高放大的典型军神形象的树立,使日本年轻一代以献身军国,忠于天皇为无上光荣和最好的出世之路。日本从明治、中经大正、直至昭和初期,形成了一股社会习俗,男儿长大从军或入军官学校,女的则做医护或报务员。一言以蔽之:参军光荣。
明治天皇在1910年去世后,乃木悲伤之极,觉得其活在人间的意义已没有了。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心双双自杀以追随明治天皇而去。
于是,日本的军国媒体又一阵轰动,称其为人间模范、国之忠臣,并为其搞国葬、造神社、塑钢像,使之神格化,流毒至今。著名作家马辽太郎就在其中国纪事中,对乃木的文武之才加以颂扬。
(本文作者系横浜市立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