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双方在天王山激战,羽柴麾下崛尾吉睛夺取了天王山。随后,在圆明寺川决战,明智军再度溃败。明智光秀在逃亡过程中死于小股乱兵枪下。 六月二十七日,织田家一门众和重臣们云集清州召开会议。秀吉主张拥立织田信忠之女三法师为织田家督,胜家则力陈应立信长三子神户信孝(传嫡传长之争?)。由于获得了另一实力派人物佐和山城主丹羽长秀的支持,秀吉的提议得以实现,但秀吉和胜家的矛盾也进一步深化。 一边是至交好友,一边是眷顾有加的上司,利家保持着无奈的沉默。 利家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北陆,这是他唯一能做出的选择。 同年,利家出阵能登·棚木合战,稍后,利家发动荒山、石动山合战。彻底清除越中的神保氏和上杉氏残余势力。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秀吉和胜家间的战争已经走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 天正十一年(1583)三月,柴田胜家出兵近江,利家父子从军,嫡男利长初阵。 五月二十一日,两军决战于践岳。利家出阵,但没有参加战斗,引兵退回自己的领地。结果秀吉苦战获胜,同时羽柴家践岳七杆枪也扬名天下。 秀吉顺势挥军进入北陆,在府中城外大喊“右近”,利家降伏。柴田胜家和他所拥立的神户信孝先后在自己的居城越前北之庄城和美浓歧阜城切腹。 秀吉打倒了从出仕织田家起就一直矗立在自己面前的胜家。利家也正确地替自己和前田家选择了一条辉煌腾达的道路,一方面进入了丰臣政权中心,另一方面建立起独霸北陆的基础。 4、飞翔北陆(半月不要打我~) 胜家死后,利家得到了加贺。前田家再次膨胀,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天正十二年(1584),德川家康联合北田信雄,尝试着竖起打倒羽柴的大旗。双方大军在尾张境内对峙,利家出阵。 秀吉命三好秀次(即杀生关白丰臣秀次)引军20000奇袭家康老巢三河冈崎,由于秀次无能,奇袭部队被家康包围。这就是小牧、长久手之战,以羽柴军全面溃败,德川军大胜结束。但秀吉攻击伊势胁迫信雄单方面媾和,被孤立的家康不得不送出人质接受和谈,秀吉也不为己甚,一触即发的全面大战被秀吉巧妙地消弭于无形。 之后,利家开始经略北陆,讨伐反抗秀吉的佐佐成政。 这是利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担任总大将。 十二月九日,佐佐成政兵势八千,在坪和山布阵,包围攻击末森城。城主是前田家家臣团的加贺八家之一的奥村永福(1542年~1624年)(天文10年~宽永元年)。奥村拼死防御,幸好天降大雨,末森城没有失守。第二天,利家得到了急报,强行出兵,采纳了重臣村井又兵卫的计策,从背后攻击在坪和山的佐佐军。等到佐佐成政知道坪和山被夺的消息时,利家已经进入了末森城。佐佐成政无奈撤兵回居城富山。 在这前后,利家出阵加贺鸟越之战,俱利迦罗之战。 天正十三年(1585),利家出阵鹰巢城之战。 经过一年的努力,利家击败了佐佐成政主力,得到越中三郡。于是,北陆大半落入了利家的掌握之中。 天正十五年(1587),秀吉发动九州征伐,利家出阵。和小牧、长久手之战一样,秀吉用外交战略上的优势弥补了军事上的失利,几乎完全统一九州的霸主岛津义弘降伏。 天正十八年(1590),在真田昌幸的策划下,发生了上野名胡桃城事件。在最后通牒被无视的情况下(北条氏政这家伙可真是夜郎自大),秀吉动员21万人发动北条征伐,利家出阵。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前田家和上杉家作为北路军从上野入武藏,沿途攻破大小城池无数。七月六日,小田原城开城投降,北条氏政、北条氏照切腹。连上杉谦信如此英雄都没有攻下的坚城就这样给秀吉得手了,后北条家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武蔵钵形城主北条氏邦,在围困钵形城时投降,就此成为前田家臣。庆长二年病死于金沢城。 文禄元年(1592),统一了天下的秀吉鬼迷心窍的发动文禄之役(侵朝战争),这也是利家最后一次出阵了。结果侵朝军大败给中朝联军,侵略者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文禄二年(1593),侧室产下四男利常(后为嫡男利长的养子,做了前田家三代目藩主)。 由于利家和秀吉的关系非比寻常,势力也异常强大,利家很自然地成为丰臣政权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成为天下除秀吉外地位声望唯一能和家康抗衡的大名。所以利家被赋予秀赖的指导重责。 文禄四年(1595),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被任命为“五大老”。 庆长元年(1596),秀吉再次下令出兵朝鲜。 庆长三年(1598),秀吉去世,临终前召见利家,家康等五大老,仿刘备托孤故事,托付身后之事(这死猴子学刘备三顾茅庐不说,最后还要来这一手……)。利家和家康下达撤兵朝鲜的命令。 这时候的利家,也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年龄了。也是在这个时候,尾张派诸侯和近江派诸侯的矛盾发展到高潮。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里,利家努力和丰臣政权诸大名沟通,消除分歧,勉强维持着和平的局面,有力的压制着德川家康的野心。 可惜好景不长…… 庆长四年(1599),利家去世,年六十一岁。压在井口上最后一块大石头被搬去了。 就在利家死的那天,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袭击石田三成。 第二年,爆发关原合战。 十六年后,大阪城落,丰臣秀赖和生母淀姬自焚。元和偃武,德川家康夺取了天下。 小结 纵观利家一生,初期不过是一个出身普通的武士,冲动莽撞的年轻人,中期成了一个踏实勤谨中坚派将领,到了后期更是一跃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名,无论能力,地位,声望均凌驾于诸侯之上,在秀吉之下唯有家康可与之相较,也只有利家可以协调诸多实力派的丰臣系大名和外样大名们与家康相抗衡。这不能不说是非常非常成功的人生。 不才以为,贯穿利家一生的,是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或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利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再现。从利家身上,我们可以隐约的看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回头浪子,良朋益友,托孤贤相的烙印。我们可以从利家的人生哲学中读出不少反思和领悟。 历史慷慨的给予了利家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利家也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举例而言,例如在和浅井的战斗中就阵亡的森可成,在本能寺为信长殉死的森兰丸兄弟就没有那么好的机会,若非如此,森家的成就很可能就不在前田家之下。再比如说,被信长放逐的林通胜,佐久间信盛等人也曾经被历史所青睐,他们的起点比利家要高得多,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黯然中途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留下不尽的遗憾…… 但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已经发生的一切不能够从头再来。只有利家这一类能够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完善自己不被潮流所淘汰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另一个就是脍炙人口的前田庆次。到了近代,庆次的人气已经超过了利家。许多政界要人,财阀霸主,文学名家们都经常抱怨——我要是向庆次一样自由就好了。可见庆次的影响之大!很可惜,一样找不到什么有关庆次的确凿资料,连他的出身都语焉不详。有些资料上说庆次原名是前田庆次郎利大(太),有些则说是前田庆次郎利益。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高一些——庆次是从泷川家过继到前田家的,泷川家时代相传的名字就是“益”字。至于庆次的生父就更是扑朔迷离——有的资料上说是泷川益氏,有的说是泷川一益,有的说是泷川益重……有的说一益和益氏是叔侄,有的说益氏是一益的堂兄,也有的说益重就是益氏……这一切,看来得留给马羽师父,宇长殿等等高人来给个说法了。 |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前田利家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简介汇总(100多人)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肝付兼续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大内义兴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畠山义纲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畠山义续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畠山义总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松平康元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津轻信枚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池田辉政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伊东义祐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斋藤龙兴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长宗我部国亲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黑田长政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伊东祐兵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大内义隆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北畠具教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津轻为信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大友义镇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朝仓贞景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芦名盛隆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波多野秀治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土岐赖艺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一条房家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芦名盛兴
日本战国时期名将-河野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