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原标题: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一场政治联姻,一次简朴婚礼 1917年,裕仁和母亲贞明皇后都选中了久迩良子为太子妃。久迩良子是久迩宫邦彦亲王的长女,也是赫赫有名的伏见家族后代。皇后和裕仁希望借助伏见家族的实力,削弱以山县有朋为代表的长洲藩阀的势力。但这场婚事背后的政治斗争持续多年,直到1921年,皇室才做出维持婚约的最后裁决。 1921年3月,20岁的皇太子裕仁乘坐“香取”号军舰,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访欧之行。这是他初出国门,游历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所到之处均受到热情款待。据裕仁后来回忆,他在游览巴黎时闹了一个笑话:“我当时第一次乘地铁,什么手续也不知道,紧紧地握住车票,入闸的时候检票员要在票上打孔,结果我紧张得怕被他夺取,握着车票不放,双方就这样来回拉扯数分钟,惹得检票员大怒。这张车票也被我一直保存着。” 访欧期间,还有两件“小事”对裕仁影响很深。一是包括冈村宁次等人在内的日本驻欧武官前来晋谒,他从此获得了这批少壮派军官的支持;二是他买了一尊拿破仑半身像,后来一直放在书房里,一遍遍加深自己对武力征服的向往。 1923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裕仁身着军服,骑马视察了东京市区。按照日本世代相传的说法,日本海深处有一条巨大的鲇鱼,每当日本皇室的祖先天照大神对她在位的皇子皇孙不满时,这条鲇鱼便会躁动,引起地震。裕仁的视察是为了抵消这个传说对皇室形象的影响。他想让皇室大众化、亲民化,为此作了很多努力。比如,1924年,他和良子的婚礼只举行了一些简短的仪式。此举强化了日本人心中仁慈的皇太子形象。 |
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战败后为何没有被取消天皇制度?
她是日本皇后,非常著名,最长寿的皇后
裕仁天皇放弃了一亿玉碎计划,宣布投降,日本国民一哭二笑三放炮
天皇制度的存在与否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日本官方曝光二战天皇独白录,重点提到1个中国城市
中国皇帝到了日本 日本举国上下夹道“欢迎” 历史上仅此一例
日本战败裕仁说出投降原因,并不是屈于原子弹!
日本就要投降的最后时刻,天皇竭尽全力保护的三样东西
日本二战如果没有投降,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结局可能会很惨
最终日本天皇是如何做出投降决定?
日本裕仁天皇葬礼现场百人抬棺,如慈禧老佛爷出殡
信不信,日本当年曾有十来个“天皇”争皇位
抗战结束后国内200多万日本人 都去哪了?
东京审判:为何提前释放了日本战犯
二战中 日本藏的黄金哪里去了?
日本裕仁天皇为何对田中义一策划炸死张作霖表示震怒
谁是“九一八”事变始作俑者:日本天皇未批准
南京现日本“昭和”物件 牵出大型兵工厂
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何最终没有退位?
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五大谎言
日本公开天皇“终战诏书”原本 曾因时间紧出错
为何日本战败皇室却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