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原标题: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举国家之总力征战”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25岁的裕仁继承皇位,定年号为“昭和”,取自中国《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含有和平之义。但仅3天后,他就颁布诏书,向他的祖父、发动侵略战争的明治天皇致敬:“明治天皇以他文武兼备的卓越素质,于内广泛施教,于外屡建战功,建立了丰功伟业。我将不忘遗训,继承遗志。” 昭和天皇渴望建立超过祖辈的“大业”。日本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都是昭和天皇在位期间进行的。 1941 年6 月,希特勒向苏联发起进攻,昭和天皇随即在7月2日主持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确定了不惜以武力向东南亚扩张的国策。此后,昭和天皇把目光转向了太平洋,但夺取太平洋的战略资源,必然加剧与美国的矛盾。昭和天皇与他的将领们就是否对美开战盘算了很长一段时间。1941年9月5日,昭和天皇问总参谋长杉山元:“万一日美两国间出现什么问题,陆军在多长时间内能解决?有把握吗?”杉山元说:“仅在南洋方面,打算用3个月解决!”昭和天皇问道:“你曾是日华事变(指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时的陆军大臣。你别忘了,当时你说过‘一个月左右解决问题’!可是,4年过去了,问题不是还没有解决吗?”“中国疆土辽阔,无法按预定的计划作战。”昭和天皇更加愤怒:“你说中国疆土辽阔,那太平洋不是更辽阔吗?你有什么把握说3个月能解决问题?”杉山元低头不语。 尽管没有十足把握,日军还是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军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第二天,昭和天皇颁布《对英美两国宣战诏书》,诏书中说:“朕之陆海官兵全力奋战,文武百官奉行职守,庶民各尽本分;亿兆一心,举国家之总力,以期达成征战之目的。” 日军在珍珠港捡了个小便宜,结果是吃了大亏——美国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战败的结局。1945年,美国空袭东京及皇宫,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美国对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一连串的事态变化,迫使昭和天皇无奈做出“圣断”,结束了这场罪孽深重的侵略战争。 |
日本皇族千年纷争:谁是侵华战争直接责任者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战败后为何没有被取消天皇制度?
她是日本皇后,非常著名,最长寿的皇后
裕仁天皇放弃了一亿玉碎计划,宣布投降,日本国民一哭二笑三放炮
天皇制度的存在与否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日本官方曝光二战天皇独白录,重点提到1个中国城市
中国皇帝到了日本 日本举国上下夹道“欢迎” 历史上仅此一例
日本战败裕仁说出投降原因,并不是屈于原子弹!
日本就要投降的最后时刻,天皇竭尽全力保护的三样东西
日本二战如果没有投降,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结局可能会很惨
最终日本天皇是如何做出投降决定?
日本裕仁天皇葬礼现场百人抬棺,如慈禧老佛爷出殡
信不信,日本当年曾有十来个“天皇”争皇位
抗战结束后国内200多万日本人 都去哪了?
东京审判:为何提前释放了日本战犯
二战中 日本藏的黄金哪里去了?
日本裕仁天皇为何对田中义一策划炸死张作霖表示震怒
谁是“九一八”事变始作俑者:日本天皇未批准
南京现日本“昭和”物件 牵出大型兵工厂
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何最终没有退位?
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五大谎言
日本公开天皇“终战诏书”原本 曾因时间紧出错
为何日本战败皇室却被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