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日本对“西安事变”如何反应

西安事变的发生,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而且也完全出乎日本的意料。


西安事变后的第二天,日本各大报纸都报道了此事,有的报纸甚至说蒋介石“已被杀害”。在消息不明确、蒋介石生死未卜的情况下,12月13日下午6点,日本外务省在外相官邸召开紧急首脑部会议,判断情势,并就今后对华方针交换意见。会议认为,“事件对日本影响甚大”,由于获得的情报还不清楚,而且为“回避易招误解之行动”,遂决定“帝国政府对于事态之推移,以重大关心而静观,坚持公正态度”。


12月15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在内阁会议上,就西安事变为中心的中国局势作出报告,认为张学良发动事变理由主要是“私怨”;蒋介石生死难辨,但从南京政府已另立他人代行蒋之诸权限来看,似乎已死;中国方面不可能迅速实行“容共主义”,日本“不能轻率行动,故慎重静观以待时机”。


接着,日本外务、陆军、海军三省会商对西安事变的对策,讨论的中心是14日陆军省所拟的《西安事变对策纲要》。陆军省企图趁西安事变的“好机会”,“力求其实现”吞并华北、扶植内蒙古傀儡政权进而灭亡中国的既定政策,“将防共协定的范围推广到 (华北)五省”,“把绥远政权引向反共”;西安事变如造成对日空气恶化,侵害日本侨民和权益,“可以不失时机地采取自卫的手段”。外务省东亚局局长桑岛主计则主张慎重,他认为:此际以武力强压中国,将促进中国在“抗日容共”上实现妥协和统一。与此同时,日本还作出了武力干涉的准备。日本海军省发布绝密令给日本第三舰队参谋长和所有在中国和“满洲国”的海军军事部门,令他们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变,日本国内部分舰队、舰空队和三个大队的特别陆战队也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准备“应变”;并向上海、汉口增派海军陆战队,使上海日军人数达到2400名,汉口达到300名。 18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说,“日本准备根据蒋介石可能提出的声明和要求而采取适当的自卫措施”。


在积极准备干涉的同时,日本还企图以“防共态度更加鲜明”为切入点,竭力“指导”中国扩大“内战”。日本陆军方面首先指责张学良为“叛徒”,说发动事变是“旧军阀一派之常套手段,故为天人断不能容忍”,“到底断不能袖手旁观”。日本政府则命驻华使节多次到南京政府“慰问”蒋介石的安危,并借机打探情报。日本关东军也公开表示,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防共”,表示日本方面将“不惜给予援助”。日本驻华大使馆助理武官今井武夫在北平会见中国记者时说:“对于日本与中国,于此时应向扑灭容共主义之道上进行一事,不惜予以满腔之支援。 ”但是,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这一结果完全出乎日本当权者的意料,使当时的广田内阁对华政策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摘自《人民政协报》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