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最初可以追朔到秦时期,徐福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东渡,在那时对日本的了解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海上三神山罢了。对日本情况有记载的文本材料最早可以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魏书》中的东夷部分找到,此后的大部分官修正史中都会对日本的情况有所记载。在明以前,对日本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通过对明以前的官修正史中的对日记载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史书对日本的记载都放在了书中的“传”部分,对日本进行比较浅显的叙述,而且多数史书的记载都基本一致,这应该是后人写书时抄袭前史所致。 在明以前的史书中对日本的记载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在这些史书中都把日本看作是“夷”,长期以来中国在亚洲处于文明的中心,其文化对周围的国家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把都把日本视为“东夷”,认为日本是蛮荒之地,不懂礼仪,中国是天朝,中日关系是一种朝贡关系,日本是中国中国的的属国,这是政治和文化上的双重优越性,因此,对日本的称呼基本上都是“倭国”、“倭奴国”,对日本比较轻视。 其次,这些史书对日本都是花较少的笔墨去简单描述,最少者如《南齐书》,仅用了67个字来描述日本,对日本的描述远不如对其他国家描述的那么多,这可能是由于地缘因素,对日本了解不多,但这根本上是由于人们对日本的不重视,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日本。因此,这些史书中的日本形象基本不变,都是“东夷小国”、“处东南大海之中”,基本上大多都是抄袭以前的史书,加入一些听闻,对日本做简单的描述 到了明朝时对日本有所研究,如1556年郑舜功到日本实地考察,写成了《日本一鉴》一书,获得了关于日本比较真实的资料。但由于倭寇盛行,此后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日本“从1633年至1641年,德川幕府接连多次发布命令,严禁日本船和日本人渡航外国,禁止天主教传入日本。除了保留与中国、荷兰在长崎进行有限制的贸易,以及通过对马藩、萨摩藩与朝鲜、琉球的来往以外,断绝与一切外国的通商与交往,形成了一个越来越严密的锁国体制”。 中日之间的交流中断,对日本的认识回复到了以前一样,认为日本“自宋以前皆通中国,明洪武初常表贡方物,而性狡黠”。把日本看做中国的朝贡国之一。到了晚清,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对日本进行了描述,此书中他对日本的描写多是摘自以前史书如《明史》、《武备志》、《皇清通考》等书中有关海防的部分,加以考证注释,其记述比之前的史书记载要完备,但总体上其所记载内容仍旧比较浅显、模糊。可以说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都没有认真地去了解过日本,在传统观念中日是中国的朝贡国,是一个东夷小国,对日本是比较轻视的。 |
中国古代史书是如何记载日本的?最少的只有67个字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