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事件 >> 正文
200年前日本天皇也曾“退位”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后期的文化十四年(1817年)三月二十二日,第119代天皇——光格天皇在位37年之后突然宣布退位,成为日本历史上第59位、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生前退位”天皇。


在中国人印象中,日本天皇形象似乎停留在“万世一系统治国家”这个近代概念上,然而从中世纪以后的历史来看,天皇权力并不大,皇权还一直处于萎缩状态。


早在元和元年(1615年)九月,江户幕府消灭死敌丰臣家之后,针对京都皇室与公卿发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强调“天子诸艺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还以建议形式强行规定了公卿座次排序、年号更改原则乃至官员任免原则,几乎把天皇权力都收归己有。这等于使天皇完全退出了现实政治舞台。


但就在1780年光格天皇即位之后,“尊号一件”事件却又扯动了天皇与幕府双方的神经。


日版“大礼之议”


光格天皇出身闲院宫,是四大世袭亲王之一。早在他爷爷那一辈,闲院宫就从皇室正脉独立出来,加之光格天皇本人排行第六,本来并无继承权,乃至于要送去寺庙出家。不过安永八年(1779年)后桃园天皇(第118代)去世以后,事情却有了转机。


后桃园天皇去世时,没有留下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皇室正脉也宣告中断,必须要从四大亲王家族里挑选。候选人有三个,第一位是伏见宫贞敬亲王,第二位是闲院宫美仁亲王,第三位是闲院宫师仁亲王。由于闲院宫比伏见宫离皇室正脉更近,皇室也希望后桃园天皇的女儿成为下一任皇后,于是只剩下还未婚配的闲院宫师仁亲王可以胜任了。安永九年(1780年)十二月四日,光格天皇登基称帝。


但问题来了,光格天皇的生父闲院宫典仁亲王依然健在,在朝廷之内,会出现儿子地位高于父亲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幕府《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二条规定,“三公之下亲王”,亲王家比现任的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都要低。可光格天皇岂能忍受生身父亲仰人鼻息。


天明八年(1788年),天皇通过公卿中山爱亲向幕府提交申请,给父亲加上“太上天皇”(上皇)尊号——明朝嘉靖(1522~1566年)初年的“大礼之议”(嘉靖帝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给生父上尊号争议与廷臣爆发激烈对抗),又在日本出现。


此时的幕府执政者,是后来主持宽政改革(宽政年间实行,江户幕府时代三大改革之一)的松平定信。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以“太平盛世无理由给未及皇位之人上尊号”为由,拒绝朝廷要求。然而皇室方面也不是没有准备,他们搬出了江户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主张“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要求父子与君臣必须相一致。宽政三年(1791年)12月,天皇在京都召开“群议”,参与讨论的40名公卿里,有35名同意给天皇生父上尊号,京都似乎已经没有阻碍力量。


然而事情还没传到幕府,公卿鹰司辅平先着急了。


鹰司辅平也出身于闲院宫,是典仁亲王弟弟,也是光格天皇的叔父,不过他并没有继承闲院宫家业,而是过继到公卿鹰司家担任关白(摄政)。他担心,一旦光格天皇真给了典仁亲王以上皇尊号,会引起朝廷与幕府之间尖锐对立,并不一定是好事。


鹰司辅平一方面劝说光格天皇不要轻举妄动,一方面写信松平定信,表示愿意放弃给天皇上尊号一事,然而也希望幕府能够相应提高典仁亲王待遇。与此同时,幕府内部最支持皇室的水户德川家表示力挺松平定信,仍然在世的后樱町上皇也不愿意插手这“尊号一件”。


松平定信得到书信,明白京都公卿系统并不是铁板一块,便放心大胆搞起了清洗运动。他首先以“大政委任论”为基础,主张幕府有权代替天皇处置公卿,一举将中山爱亲、正亲町公明等提议尊号之人加以处分。大棒用完了,他又对典仁亲王本人加以安抚,给后者增加了1000石收入,光格天皇便也没再继续追究。


上一页  [1] [2]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