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中日风云人物 >> 正文

漫谈中日史上风云人物(二十)

作者:杨中美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更新:2004-10-22 11:14:0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鼓吹西学的“汉奸”郭嵩焘

中国人很痛恨汉奸,人一帖上汉奸便全无是处。中日两国的足球队争夺亚洲杯比赛,满场反日的嘘声与骂声。据说原定在赛场上要高歌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后来经过中国足球协会奉命作政治思想工作,狂热的球迷算是放了小日本鬼子一马,没有唱。

其实脚下没有真功夫,你就是唱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球也踢不进球门去。输了球便要闹事,倘如有人说声不,讲些日本队的长处,那场合非骂你声汉奸,甚至还要横眉瞪眼,拳脚相加。泱泱京城汉子和《水浒传》上要强买杨志宝刀的牛二也相差无几。

时光倒流,一百多年前,中国清廷大官中第一个说西法优越性的郭嵩焘也被人贴上汉奸的标签,打进冷宫,下场凄凉,死去九年仍旧有人要开馆鞭尸。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以宣传洋务和最早出使英伦并最早提出维新思想留名青史。

郭嵩焘是光绪中期以前走在时代最前面的少数开明士大夫之一。他在给李鸿章的信函中最早提出,中国学习西方不应该仅着眼于一般的船政、铁路、制造之类的洋务,而且还应该虚心研究西方的政治制度并加以吸收。

他说,西洋的国政一概公之于民,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二千余年的国政却正好与之相反。他曾列席旁听英国下议院的辩论,也曾认真研究英国议会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认识到:“推原其立国之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Parliament)有绍持国是之议,设买阿尔(Mayor,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迭盛跌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败。人才学问相继以起,而皆有以自效。此其立国之本也。”

上要议会政治,下要地方自治,这是清末立宪派在20世纪之初的政治纲领,而郭嵩焘在30年以前已经有此初步认识。

郭嵩焘曾把使英途中见闻初日详记,辑为一本,名为使西纪程,其中有称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语。他将书寄回中国后,呈总理衙门刊刻,一时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结果此书被清廷申斥毁版,严禁流行。此事发生后,他的副手刘锡鸿认为时机已到,立即起而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

1、“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居然穿了外国衣服。

2、“见巴西国王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见了外国国王居然站起来。

3、“柏金宫殿 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听音乐居然拿音乐单。

刘锡鸿还公然在使馆中扬言:“此京师所同指目为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

郭嵩焘自1879年黯然归国后,晚景甚为凄凉。尽管英国《泰晤士报》、上海《字林西报》载文称誉郭嵩焘,并盼朝廷起用郭氏,洋务派官员刘坤一等也一再上奏请召用郭嵩焘,但直至郭嵩焘终老于湖南老宅,再未得朝廷起用。曾力主官府应扶持私营经济、把官有资产交与商人经营的郭嵩焘,晚年三次申请开办轮船公司,第三次还直接得到权轻一时的李鸿章的支持,但终归化为泡影。本想经由考察西方强盛之道而报国的他,在“公论”大潮面前,无可奈何的成为观潮者。此种心境,他只能诉诸笔端,在晚年的一首双书小像诗中,他叹息道:“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不过,他也自信:“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1891年,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后半生再未摆脱“汉奸”之名的郭嵩焘郁郁病逝。虽有官员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但朝廷颁旨说:“郭嵩焘出使西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着不准行。”

“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汉奸”郭嵩焘是汉民族的先知先觉——先进人物。
 
 (本文作者系横浜市立大学讲师)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历史:

  • 下一篇历史: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浮世绘:日本江户时代的百科全

    上世纪日本最大地震 将城市移平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为何征服不了

    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拉开了与中

    日本正仓院特展记 :东渡的盛唐

    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