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其他 >> 正文

后福特主义缘何起源于日本

作者:佚名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更新:2016-7-6 9:51:4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二、福特主义演进的时序


1970年代初期,当其他国家深陷福特主义泥潭的时候,日本丰田公司率先对其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之后的生产方式被称为丰田主义。丰田主义的产生揭开了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演进的序幕。其后,欧洲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引入丰田主义,并将其改造为适应本国国情的具体模式。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从而逐渐完成了后福特主义对福特主义的更替。因此,毋庸置疑,日本作为后福特主义发源地,在后福特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肯尼和佛罗里达就曾指出,尽管未来还不确定,但是毫无疑问,日本在到来的后福特主义时代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后福特主义诞生后,对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各方面均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劳动生产率。单斯等以蓝星公司精益生产系统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精细生产系统显著提高了空调线圈制造业的生产率。因此,判断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作为整体是不是进入了后福特主义,可以将生产率作为重要标准之一。马克·艾兰姆依据日本的工业实践,认为“只要生产率实现‘跨越’,达到显著的类似于像丰田公司那样的水平,就可以推断出其反映了一个新的后福特主义时代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初始形成”。


不幸的是,马克·艾兰姆关于后福特主义确立的标准由于过于苛刻而遭到质疑。乌伊贡和斯特劳布指出,尽管很多公司精益生产的应用已达到了可接受的成果,但是可持续的成功仍然低于预期,甚至第一个精益生产出现20年后,公司仍无法达到丰田相同的效率。但是,以生产率为标准,对于判断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后福特主义,确实提供了一个客观的依据。福特主义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普遍较高,但是在福特主义末期,该指标持续下降,最终导致福特主义的终结。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某个国家平均的劳动生产增长率开始出现恢复性、系统性增长,可以大致断定该国家已经进入后福特主义时代。


依据上述标准,我们推算了包括日本在内的若干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福特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确立的年份。后福特主义产生之后,经历了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扩散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局部探索阶段。后福特主义在日本出现后,并没有扩散到亚洲或者美洲,而是首先扩散到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的欧洲工业化国家。后福特主义在日本出现后的第2年,英国和法国确立了自己的后福特主义。(2)快速扩散阶段。在这个阶段,欧洲一些工业化国家芬兰、德国和荷兰也相继进入后福特主义。此外,最令人关注的是,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亚洲国家——韩国也开始步入后福特主义。(3)放射状地扩散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一些欧洲的老工业化国家爱尔兰、意大利、瑞典外,美洲的两个重要的国家美国和加拿大也终于迈进了后福特主义的大门。


由以上分析可知,日本率先产生并确立了后福特主义,其他国家根据本国国情,逐步确立本国的后福特主义模式。在后福特主义的带动下,日本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恢复。尽管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国家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但也不能因此抹杀后福特主义的贡献。可以说,后福特主义对于日本乃至全球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这里尤其令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后福特主义率先在日本产生而不是在美国等其他诸多发达国家产生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历史:

  • 下一篇历史: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浮世绘:日本江户时代的百科全

    上世纪日本最大地震 将城市移平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为何征服不了

    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拉开了与中

    日本正仓院特展记 :东渡的盛唐

    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