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其他 >> 正文

后福特主义缘何起源于日本

作者:佚名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更新:2016-7-6 9:51:46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假设Ⅱ 信息技术的发展,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日本向后福特主义演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劳动力的结构方面,总体上看,除了德国外,日本劳动力中,大学毕业的比例要比其他国家显著要高,尤其比加拿大高出更多。日本在1971~1980年期间,拥有大学学历的劳动者平均要比加拿大高出34.09%。福特主义是去技能化、标准化生产,而后福特主义则更加强调用熟练工人进行个性化生产。汪达尔将精益生产界定为广泛应用熟练工人的生产组织。曼纳则认为弹性专业化是采用多用途的机械设备、创新,具有创新思想的熟练劳动力,运用通用的设备生产需要的产品。因此拥有较高比例的熟练劳动力无疑可以推动后福特主义的构建。据此,提出假设Ⅲ。


假设Ⅲ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劳动力中大学比例的上升、小学比例的下降,会使日本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的概率提高;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日本向后福特主义演进的必要条件之一。


以兼职就业率来看,在以上诸多国家中,日本的兼职就业率显著最低。从统计数据看,日本比意大利的兼职就业率低30.32%,即便比挪威这个兼职率较低的国家也显著低出2.83%。虽然日本与瑞典的兼职就业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总体上要低一些。众所周知,日本长期以来实行雇佣终身制,因此,兼职就业的比例普遍较低。兼职就业率偏低,意味着工作较为稳定,从而能够提高劳动者对企业的责任感,而有利于技术或者管理方式的变革。而后福特主义强调员工的参与程度。多姆布罗西等认为,企业为了实现较高的生产率、较好的质量和顾客导向,企业不得不接受像精益生产漫长道路的现实。转变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员工的参与。据此,提出假设Ⅳ。


假设Ⅳ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兼职就业率偏低而雇佣终身制的工作稳定成为日本向后福特主义演进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日本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除了以上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日本是一个能源等资源缺乏的国家。日本在1955年即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以前,能源进口率只有20%,到1970年增至80%,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竟达88%。此后日本的能源进口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80%左右。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形成的国民的危机感以及信念,也有可能是激发日本企业进行后福特主义探索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检验该因素在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的作用,设定命题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历史:

  • 下一篇历史: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浮世绘:日本江户时代的百科全

    上世纪日本最大地震 将城市移平

    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为何征服不了

    日本明治维新是如何拉开了与中

    日本正仓院特展记 :东渡的盛唐

    江户时代的“教育热”:日本如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