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历史 >> 历史人物 >> 正文
她是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梅子的晚年


如此,学校的经营好不容易才上了轨道。梅子于明治四十年(1907)前往欧洲和美国旅行,访问了罗斯福总统夫妇。大正二年(1913),为了出席万国基督教学生大会,再次赴美,归国时带回将近两万日圆的美国朋友的捐款。


大正四年(1915),梅子在题为“日本的妇女运动”演讲中强调,50万名女工、5万名女教师,以及在通信省、电话局工作的女子,还有女新闻记者、女编辑等,这些职业妇女将成为一股改变日本女性生活的强大力量。


大正六年(1917),梅子因糖尿病而病倒。两年后,她辞去塾长职位。此时,梅子在日记写下一句:“或许,这是一个活动的生命的结束。”


她用英文亲笔写下的这句话,含义很深。


她没有用“我的人生”或“我的活动”之类的说法。她只是冷静地在连续不断的时间中观看着“生命”。“一个活动的生命的结束”,并不代表生命结束后就会一无所有。也因此,她接着写道:


“不需要为自己的事而想不开。在永恒中,我,和我做的事,根本不足为道。毕竟,为了能长出新芽,必须让一粒种籽破碎。我和学校的关系,嘿,就是那样。”


她视自己为种籽,而她确实也完成了种籽的任务。


虽然她没有结婚、没有生子,但是,她孕育出数不清的新芽与新生命。为了给后人铺路,为了让新芽长得更好,她始终小心翼翼维护着质朴的母胎,不让母胎受到当时正兴起的女性启蒙运动的影响。


例如明治四十四年(1911),平冢雷鸟等人创刊了女性主义运动《青鞜》杂志,社会沸沸扬扬。梅子却与这些人保持相当远的距离。因为这些人相当于盛开的花朵,再美的花,终究也会凋谢,梅子想做的是人们眼睛看不见的种籽的工作。


当一粒种籽绽开,表示已经萌芽。为了支撑新芽往上伸长,需要支柱。


梅子认为,当前领导世界的语言是英语,所以暂且让英语成为这些新芽的支柱。往后,这些新芽就得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女性的地位。


昭和三年(1928),梅子过世前一年,捐款多达130余万日圆,预定在现在的小平建设新校舍的计划也已上轨道。然而,梅子没有亲眼看到新校舍完成,便于昭和四年(1929)8月16日,因脑出血而猝死,享寿64。据说,她的晚年过得很平静,每天都在阅读、编织。


津田梅子的墓碑位于津田塾大学校园后边的东北方角落。


津田梅子的墓地


津田梅子的墓地


上一页  [1] [2] [3] [4] [5]  尾页

历史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二战日本女兵的真实模样,不要再被“抗日神剧”给骗了
56岁总统访问日本对17岁少女一见钟情,当即宣布:我一定要娶她
日本投降后,留在东北的10万日本女子去哪了?难怪日本闭口不谈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没有房子的人,后来怎样了?
一连长娶了日本女战俘,时隔三十年,自己的孩子继承上亿家产
1981年,江苏姑娘捡到一印章在日本引起轰动,日本人:迷案解开了
日本战败后,把12万的日本女人留在东北,建交后为何却从不提起?
老照片:日本人镜头下的辽宁铁岭,鼓楼高耸,日本孩子飞扬跋扈
日本战败后,七十年代经济由盛转衰,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日本山口组历代掌门人
日本战犯供述,七三一部队非常变态,很多军医都吓成了疯子
日本出土一枚金印,刻着5个中文,翻译后日本专家:太丢脸了
为什么要研究和了解日本历史?学者这样说……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为何让后人诟病?网友:带走一物,不能原谅
清朝考察团不务正业,出使日本,只知道逛妓院!
日本投降后,他逃进深山29年,杀伤130人,回国后为何拒见天皇?
日本投降后,为冈村宁次进行“无罪辩护”的中国律师,后来怎样?
七名被处以绞刑的日本甲级战犯,临死前遗言是什么?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为他们转动地球仪,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蒙古人两次东征日本,近现代日本人为何那么喜爱蒙古呢?
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一次死亡10万人,日本如何度过劫难的?
中国和日本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
19岁日本女孩离核弹爆心仅260米,为何能毫发无伤?你看她躲在哪
战后的日本经济:追赶型增长的发展与问题